一种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657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涉及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包括上承力索固定机构、下承力索固定机构和距离调节机构,距离调节机构包括连杆升降组件、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上固定件连接设置在上承力索固定机构的下侧,下固定件连接设置在下承力索固定机构上侧,连杆升降组件连接设置在上固定件和所述下固定件之间,且能调节上固定件和下固定件之间的距离;本技术通过上承力索固定机构、下承力索固定机构和距离调节机构相互配合,不但能够有效分离上承力索和下承力索,避免二者交叉互磨,而且能够实现上承力索和下承力索间距的调节,使二者始终保持在绝缘距离,结构灵活,分离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接触网,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当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承力索在道岔区和锚段关节处要求两根承力索既要在空间上形成上下交叉,又不能互相磨损。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由于现场条件的影响,通常会出现上、下承力索的互相磨损,而承力索的磨损会导致其断裂,从而造成接触网的塌网,造成行车事故。

2、针对此,现有通常会调整接触网的其他设备,部分路段在上承力索和下承力索交叉时,将二者尽量调节至绝缘距离,大于200mm,但是,在部分地区,由于现场实际条件的限制,无法有效将上承力索和下承力索调开至绝缘距离,因此会在两根承力索上加镀铜钢制预绞丝,让两根预绞丝互磨,该方式虽然会避免上、下承力索直接交叉互磨,但是其会加剧电腐蚀,更容易烧断承力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现有方式分离上、下承力索效果较差,导致其易断裂,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承力索固定机构、下承力索固定机构和距离调节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升降组件包括四连杆组件和螺杆调节组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水平螺杆的端部,且与所述水平螺杆同步转动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承力索固定机构、下承力索固定机构和距离调节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升降组件包括四连杆组件和螺杆调节组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水平螺杆的端部,且与所述水平螺杆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化铁路承力索交叉互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力索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和螺纹连接组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英强殷浩王学柱王蔚孙祖明徐志友尹宏斌贾明永朱中辉关羽郝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合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