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双层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651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双层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主体支架和填充层;主体支架采用可降解合金材料,其内部为相互连通的多孔结构;填充层位于内部多孔结构的孔隙之内,填充物采用可降解的骨水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骨水泥与可降解金属支架相结合,主体支架在体液中逐渐降解,多孔结构先降解后,使体液与骨水泥层相互连通,允许松质骨长入,调控骨细胞向内生长和均匀分布,使材料与骨具有更紧密的结合,减少了松动风险;而骨水泥在多孔结构降解期间提供了一定的力学支撑,也弥补了部分群体无法自体提供足够的骨细胞;外层支架降解速率较慢,与骨水泥促成的新生骨组织形成整体的力学支撑结构,加强了对骨缺损部位的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双层可降解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骨损伤修复一直是临床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尤其在面对严重骨折、骨缺损或骨病等情况时,快速且有效的骨修复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骨修复方法,如骨移植、外固定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但往往存在恢复周期长、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等问题。因此,研发新型的骨损伤快速修复材料和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近年来,可降解金属支架作为一种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受到了广泛关注。与传统的不可降解材料相比,可降解金属支架在植入人体后能够逐渐被降解,并最终被完全吸收或排出,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的问题,避免了长期金属留存的潜在风险,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可降解金属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可塑性,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骨缺损,为骨组织再生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引导。除此之外,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骨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精确地制备出具有复杂形状和结构的可降解金属支架,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骨损伤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双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1)和填充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双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主体支架(1)的材料采用锌镁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双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内层(4)的多孔结构,孔隙率控制为3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填充层(2)由β-TCP、CaCO3和CaHPO4三种成分组成,β-TCP、CaCO3和CaHPO4的质量比为82~90:3~5:5~15。

5.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双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1)和填充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双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主体支架(1)的材料采用锌镁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双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内层(4)的多孔结构,孔隙率控制为3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填充层(2)由β-tcp、caco3和cahpo4三种成分组成,β-tcp、caco3和cahpo4的质量比为82~90:3~5: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双层可降解支架,其特征在于,主体支架(1)与填充层(2)的体积比为20~40:60~80。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用于骨损伤快速修复的双层可降解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琨叶莹杨龙龙张轩铭傅玉龙张靓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