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盘及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650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3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圈盘及烹饪设备,其中,一种线圈盘,包括:线盘架、设置于所述线盘架的上盘面的线圈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线盘架的下盘面的磁条组件,所述磁条组件包括沿所述线盘架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磁条,各所述第一磁条均沿所述线盘架的径向从所述线盘架的中心向所述线盘架的边缘方向排布;所述线盘架的中心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导磁体,所述导磁体的内侧形成用于安装测温元件的安装区域,所述导磁体的侧壁具有连通所述安装区域和所述导磁体外侧的缺口槽,以使所述导磁体在所述线盘架所在平面的投影具有开口。本技术解决了导磁体容易自发热的问题,确保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良好的导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尤其涉及一种线圈盘及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1、电磁炉等电磁烹饪设备,具有加热效率高、无明火、安全方便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线圈盘作为电磁烹饪设备的主要加热元件,在烹饪时,线盘架上的绕组线圈会产生高频交变磁场,使锅具底部发热。

2、相关技术中,为了使得绕组线圈产生的磁场能够更好的向线圈盘的中心位置聚集,防止中心温度较低,实现较好的加热性能,通常在线盘架的中心设置导磁体。但是,在烹饪时,导磁体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发热现象,不仅会造成磁性失效,影响导磁效果,还会影响烹饪设备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3、因此,亟需解决导磁体容易自发热问题,从而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确保导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线圈盘及烹饪设备,用以解决导磁体容易自发热的问题,从而确保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和良好的导磁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线圈盘,包括:线盘架、设置于所述线盘架的上盘面的线圈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线盘架的下盘面的磁条组件,所述磁条组件包括沿所述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盘架(10)、设置于所述线盘架(10)的上盘面的线圈组件(20)、以及设置于所述线盘架(10)的下盘面的磁条组件(30),所述磁条组件(30)包括沿所述线盘架(10)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磁条(31),各所述第一磁条(31)均沿所述线盘架(10)的径向从所述线盘架(10)的中心向所述线盘架(10)的边缘方向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40)包括聚磁环(41),所述聚磁环(41)的内侧围成所述安装区域(43),所述安装区域(43)和所述聚磁环(41)的外侧通过所述缺口槽(44)连通,所述缺口槽(44)贯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盘架(10)、设置于所述线盘架(10)的上盘面的线圈组件(20)、以及设置于所述线盘架(10)的下盘面的磁条组件(30),所述磁条组件(30)包括沿所述线盘架(10)的周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一磁条(31),各所述第一磁条(31)均沿所述线盘架(10)的径向从所述线盘架(10)的中心向所述线盘架(10)的边缘方向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40)包括聚磁环(41),所述聚磁环(41)的内侧围成所述安装区域(43),所述安装区域(43)和所述聚磁环(41)的外侧通过所述缺口槽(44)连通,所述缺口槽(44)贯穿所述聚磁环(41)的顶部和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40)包括多个聚磁瓣(42),多个所述聚磁瓣(42)之间围成所述安装区域(43),所述缺口槽(44)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聚磁瓣(4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磁条(31)中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磁条(31)与所述聚磁瓣(42)连接为一体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条(31)包括第一磁条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旋李建史庭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