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1644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包括试验箱、围压施加装置、轴压施加装置、原位CT扫描系统、供电源、系统总开关、通电开关、高压电储能容器、智能毫秒延时开关、放电电极,基于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构建试验系统、设置试验环境、设置延时时间、设置输出能量、原位CT扫描观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确保开展原位可视环境煤岩体电爆震致裂机理研究,研究电爆震冲击波毫秒叠加效应与煤岩体裂隙扩展机理的关系、研究深层煤岩体破坏规律与电爆震能量控制和微差作用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强电爆震致裂,尤其涉及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强电爆震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水介质环境下,利用电能作为转换介质,由高压电储能容器组存储的电能释放在放电通道内转换为机械能产生冲击波效应,最终对周围煤岩体进行破坏作用,是一项无化学污染的绿色环保技术,基于电爆震技术的致裂方法,能够解决煤矿、金属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污染、效率较低、经济损耗大等问题,还能实现煤储层致裂增渗强化煤层气抽采,具备宽泛的应用范围,但是现阶段的电爆震技术无法对试验过程中的受载煤岩体试样进行原位模拟并实时可视,形成的致裂特征不足以表征原位环境的破坏情况,限制了电爆震致裂煤岩体过程中裂隙扩展机理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传统电爆震试验过程原位模拟致裂特征表征不足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及方法,通过原位ct扫描系统实时观测试验过程中样品的裂隙扩展特征,有利于研究电爆震冲击波毫秒叠加效应与煤岩体裂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箱、围压施加装置、轴压施加装置、原位CT扫描系统、供电源、系统总开关、通电开关、高压电储能容器、智能毫秒延时开关、放电电极,基于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采用抗压抗冲击高强度的透明材料制成,试验箱上端可打开,试验箱上端面设与爆震孔对应位置的加工孔,加工孔内设置密封外盖,外盖上设有电缆接入的密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箱、围压施加装置、轴压施加装置、原位ct扫描系统、供电源、系统总开关、通电开关、高压电储能容器、智能毫秒延时开关、放电电极,基于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采用抗压抗冲击高强度的透明材料制成,试验箱上端可打开,试验箱上端面设与爆震孔对应位置的加工孔,加工孔内设置密封外盖,外盖上设有电缆接入的密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微差高强电爆震原位致裂煤岩体并实时无损观测裂隙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ct扫描系统的扫描箱体设置在试验箱外部,扫描箱体左端设置活动杆,活动杆控制原位ct扫描系统向左或向右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先锋包松聂百胜刘鹏邓博知李孜健张豪何珩溢胡贝周皓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