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及光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639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1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及光伏设备,其中,直流电源的正极与电感Lleakage的一端连接,电感Lleakage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X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变压器TX1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电容Cclamp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场效应管Q1的寄生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容Cclamp的另一端分别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场效应管Q2的寄生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场效应管Q1的寄生二极管的正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场效应管Q2的寄生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反激变换电路结构较为复杂且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简化电路结构,场效应管零电压开关,高效率反激拓扑功率变换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电力,特别是涉及一种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及光伏设备


技术介绍

1、拓扑反激变换器常被用于光伏领域,拓扑反激变换器的性能对光伏能量转化效率有重要影响。

2、专利文件(申请公布号:cn103956924a)公开了一种双反激谐振的光伏微型逆变器,其拓扑反激变换结构采用了多个和mos管串并联的电感和电容。

3、可见,现有的反激变换电路结构较为复杂且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及光伏设备。

2、本申请公开一种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包括:控制组件、反激变换组件和用于交替储能放电的输出组件;所述反激变换组件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电感lleakage、电容cclamp和变压器tx1;直流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电感lleakage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leakage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tx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x1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clamp的一端、所述场效应管q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反激变换组件和用于交替储能放电的输出组件;所述反激变换组件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电感Lleakage、电容Cclamp和变压器TX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包括:二极管D1和电容C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包括:二极管D1和电容C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所述电源的负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反激变换组件和用于交替储能放电的输出组件;所述反激变换组件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电感lleakage、电容cclamp和变压器tx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包括:二极管d1和电容c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包括:二极管d1和电容c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拓扑反激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所述场效应管q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江涛陈国良周树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