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567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8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包括主板本体,所述主板本体的下方和上方分别设置有手机壳体和手机后盖,所述手机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挂扣,所述主板本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扣;所述手机壳体的内侧开设有活动槽等。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当手机壳体或者手机后盖受到冲击产生变形时,二者会率先接触到承接板,承接板向减震盒方向移动,阻尼杆受到压力逐渐收缩,连杆靠近承接板的一端向减震盒内移动,另一端则推动滑块在丝杆上水平移动,在螺纹的作用下,丝杆发生转动,使其两端所设置的扭簧收紧。振动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逐渐被消耗削弱,使主板本体获得减震保护。主板本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获得减震保护,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机主板,特别是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


技术介绍

1、手机主板是指手机内部的电路板,负责处理手机内部的各种信号和数据。手机主板由多个电子元件组成,包括处理器、内存、闪存、传感器、音频芯片、射频芯片等。手机主板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手机的功能和稳定性。

2、如公开号为cn213426212u的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利用限位卡板可防止橡胶安装滑条移动从而保证了手机主板本体的稳定性,同时橡胶安装滑条和橡胶滑轨能对手机主板本体起到有效地缓冲作用,减少震动对手机主板上零件的影响。利用锁紧螺钉固定壳体盖板,锁紧螺钉带动限位横板向下移动,使得限位凸块插至对应的插槽内,使得限位卡板更稳定。但该主板仅靠橡胶安装滑条和橡胶滑轨对主板进行减震,而橡胶安装滑条仅设置在主板的两端,主板的顶面和底面均缺乏稳定的减震组件,无法获得减震保护。为此,提出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作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包括主板本体,所述主板本体的下方和上方分别设置有手机壳体和手机后盖,所述手机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挂扣,所述主板本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扣;

4、所述手机壳体的内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与手机壳体固定连接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手机壳体与手机后盖之间设置有锁定螺栓;

5、所述主板本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减震盒,所述减震盒的侧板上设置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靠近减震盒的一侧设置有连杆,所述减震盒内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丝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套接有扭簧。

6、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手机壳体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与活动槽相连通。

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挂扣和第二挂扣均采用l形结构,所述第一挂扣和第二挂扣的竖直段均采用橡胶材质。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板本体搭载多个电子元件,其上设置处理器、内存、闪存、若干传感器、各种芯片,负责处理手机内部的各种信号和数据。手机壳体和手机后盖相互配合形成手机的外部结构,对内部结构形成保护。手机壳体内侧所设置的第一挂扣与主板本体上所设置的第二挂扣配合实现对主板本体与手机壳体的连接。第一挂扣和第二挂扣的竖直段采用橡胶材质,二者在对接后,若手机壳体受到冲击产生振动,振动能量会被橡胶材质的第一挂扣和第二挂扣进行吸收和缓冲,减少主板本体所受到的冲击。

9、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活动槽有四个且分别开设在手机壳体的四角处,所述伸缩杆在每个活动槽内均设置有两根。

1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手机壳体以及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宽度大于活动槽的宽度。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主板本体通过第一挂扣、第二挂扣配合安装在手机壳体内以后,将手机后盖扣在手机壳体上,而后利用锁定螺栓将二者锁紧。在锁定螺栓下移的过程中,其底端推动压板下移,使压板的一端抵靠在第二卡扣的顶面,对第二卡扣形成约束,防止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扣脱离导致主板本体与手机壳体相互脱离。保证主板本体的稳定。

12、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减震盒的侧板内开设有安装腔且阻尼杆固定在该安装腔内,所述连杆的两端均通过绞座分别承接板及滑块转动连接。

13、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丝杆的两端开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两个滑块对称布置在丝杆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丝杆以及减震盒固定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机壳体或者手机后盖受到冲击产生变形时,二者会率先接触到承接板,承接板向减震盒方向移动,阻尼杆受到压力逐渐收缩,连杆靠近承接板的一端向减震盒内移动,另一端则推动滑块在丝杆上水平移动,在螺纹的作用下,丝杆发生转动,使其两端所设置的扭簧收紧。振动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逐渐被消耗削弱,使主板本体获得减震保护。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6、1、该插接式手机主板,通过在主板本体的顶面和底面设置减震盒,并配合设置阻尼杆、承接板、丝杆、连杆、滑块、扭簧等结构,当手机壳体或者手机后盖受到冲击产生变形时,二者会率先接触到承接板,承接板向减震盒方向移动,阻尼杆受到压力逐渐收缩,连杆靠近承接板的一端向减震盒内移动,另一端则推动滑块在丝杆上水平移动,在螺纹的作用下,丝杆发生转动,使其两端所设置的扭簧收紧。振动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逐渐被消耗削弱,使主板本体获得减震保护。主板本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获得减震保护,安全性更高。

17、2、该插接式手机主板,通过设置l形结构的第一挂扣和第二挂扣,第一挂扣和第二挂扣的竖直段采用橡胶材质,二者在对接后,若手机壳体受到冲击产生振动,振动能量会被橡胶材质的第一挂扣和第二挂扣进行吸收和缓冲,减少主板本体所受到的冲击。

18、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包括主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本体(1)的下方和上方分别设置有手机壳体(2)和手机后盖(3),所述手机壳体(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挂扣(4),所述主板本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扣(5);所述手机壳体(2)的内侧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活动槽(6)内设置有与手机壳体(2)固定连接的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外侧套接有弹簧(8),所述伸缩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9),所述手机壳体(2)与手机后盖(3)之间设置有锁定螺栓(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体(2)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与活动槽(6)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扣(4)和第二挂扣(5)均采用L形结构,所述第一挂扣(4)和第二挂扣(5)的竖直段均采用橡胶材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6)有四个且分别开设在手机壳体(2)的四角处,所述伸缩杆(7)在每个活动槽(6)内均设置有两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手机壳体(2)以及压板(9)固定连接,所述压板(9)的宽度大于活动槽(6)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盒(11)的侧板内开设有安装腔且阻尼杆(12)固定在该安装腔内,所述连杆(14)的两端均通过绞座分别承接板(13)及滑块(16)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5)的两端开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两个滑块(16)对称布置在丝杆(15)上,所述扭簧(17)的两端分别与丝杆(15)以及减震盒(11)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包括主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本体(1)的下方和上方分别设置有手机壳体(2)和手机后盖(3),所述手机壳体(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挂扣(4),所述主板本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挂扣(5);所述手机壳体(2)的内侧开设有活动槽(6),所述活动槽(6)内设置有与手机壳体(2)固定连接的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外侧套接有弹簧(8),所述伸缩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9),所述手机壳体(2)与手机后盖(3)之间设置有锁定螺栓(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体(2)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与活动槽(6)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接式手机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扣(4)和第二挂扣(5)均采用l形结构,所述第一挂扣(4)和第二挂扣(5)的竖直段均采用橡胶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凌刘修云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芯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