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工隧洞设计,尤其涉及水工隧洞智能选线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工隧洞线路布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输水方式、地形、水文地质、地貌地物、生态环境、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因素有二维的也有三维的,有定量的指标也有定性的因素,有确定性的和不确定性的,多因素相互交叉关系错综复杂。
2、传统的水工隧洞线路设计是工程师在地形图或现场对上述相关因素进行了解之后,依据经验及相关规程、规范在地形图上初步布置线路的走向及平面、剖面位置,通过综合比较工程占地、环境影响、输水安全、施工工法等因素对多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从中选择一条相对合适的线路。这种选线方法存在研究方案有限、设计周期长、无法综合考虑多因素、工作循环重复、劳动强度大、无法随起终点位置的变化而自适应调整、容易遗漏最优方法等缺点。
3、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设计手段、成果质量、工作效率难以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要求。因此,亟需一种智能、快捷且高效的水工隧洞智能选线设计方法。当前基于线路智能布置的设计方法多应用于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工隧洞智能选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隧洞智能选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S1步还包括将工程所在区域的遥感图像、地形图、地质、水文、土地信息划分为大小一致的栅格,形成栅格数据集;对每个栅格分类并创建所述地理空间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隧洞智能选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中所述决策层次结构模型包括目标层A,准则层B,具体因素层C;所述目标层A表示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最终目标;所述准则层B表示目标或问题需要遵循的准则或判断问题优劣的指标;所述具体因素层C表示影响目标或问题的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工隧洞智能选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隧洞智能选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s1步还包括将工程所在区域的遥感图像、地形图、地质、水文、土地信息划分为大小一致的栅格,形成栅格数据集;对每个栅格分类并创建所述地理空间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工隧洞智能选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中所述决策层次结构模型包括目标层a,准则层b,具体因素层c;所述目标层a表示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最终目标;所述准则层b表示目标或问题需要遵循的准则或判断问题优劣的指标;所述具体因素层c表示影响目标或问题的具体影响因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工隧洞智能选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层次结构模型的目标层a为水工隧洞线路合理走向;所述准则层b包括工程地质准则层b1、坡度准则层b2、起伏度准则层b3、地物及环境准则层b4;所述具体因素层c包括一类工程地质c1、二类工程地质c2、三类工程地质c3、四类工程地质c4、五类工程地质c5、坡度c6、起伏度c7、居民地及设施c8、农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凯,李莎莎,张亚楠,张艺莹,郭思远,冯向珍,霍鹤飞,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