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营养鸡的饲养方法及其鸡的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红专利>正文

一种营养鸡的饲养方法及其鸡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1529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营养鸡的饲养方法及其鸡的应用,依据国际专利分类表(2024.01版)属于A01K饲养以及A61P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该技术选取自然界天然物质虫,经过合理配比虫类虫量饲养,提高鸡的营养价值、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率,饲养过程无需依赖鸡瘟鸡病药物,能有效抑制鸡瘟鸡病,解决了目前笼养鸡和散养鸡多依赖药物的现状,解决了目前散养鸡在营养价值及健康上不可控的局面,和笼养鸡营养价值提不高的弊端。同时配备现代规模化生产、环境管理、杀菌以及粪便处理技术为一体,节约土地,提高效率,干净卫生。有健脑、生肌、健骨、滋养肠胃的营养功能,小孩、孕妇、病人都能安全食用,也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鸡的胃肠道穿孔、变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依据国际专利分类表(2024.01版),本专利技术属于行业a01k饲养,具体为一种营养鸡的饲养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行业a61p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具体细分类别属于营养物以及治疗消化道或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本专利技术饲养的鸡营养丰富,对人体具有健脑、生肌、健骨、滋养肠胃的功效;饲养的鸡,其腺胃壁、肠道壁更结实、更厚、更富韧性,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鸡的胃肠道穿孔、变薄的问题。


技术介绍

1、本专利技术灵感来自于本人约3岁时的几次发现,一天,我无意中发现鸡叼走了草堆旁的蛴螬,后来又发现鸡叼走了湿润的腐化物旁的黑水虻。一次下雨,蚯蚓爬上了屋前的台阶,母鸡迅速将它叼走了。再后来又发现它并不喜欢水蛭,啃几下便放弃了。随着养殖业不断发展,目前笼养鸡技术非常发达,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鸡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欠佳;传统的散养鸡饲养法,虽然鸡的口感、营养和健康状况比笼养鸡好,但鸡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不可控,在散养的状态下,鸡经常会啄食一些带病源的食物从而导致鸡瘟鸡病甚至死亡,这两种饲养技术,饲养的过程仍然依赖药物。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最近几年我不断研究和试验,终于找到了一种营养鸡的养殖方法,而且还发现该技术饲养的鸡对人体的大脑、骨骼、肌肉、肠胃具有营养的功效,饲养后的鸡,腺胃壁和肠道壁更结实、更厚、更富韧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基于上述背景中存在的问题,目的一,使饲养出的鸡营养更稳定,营养价值更高,且生产效率高;目的二,饲养出的鸡身体健康,能摆脱对药物的依赖,最终达到食用安全的目的。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人为参与虫类养殖,为鸡提供稳定的、可量化的、无病害的食物来源;选择适宜鸡生长的虫类,主要种类为:蛴螬、蚯蚓、黑水虻、黄粉虫、玉米虫、防风蛆、洋辣子、毛毛虫、蚕、蜘蛛、苍蝇蛆、米虫、土鳖幼虫、地老虎、蛆虫等;人为参与虫类养殖的过程,使其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鸡可以获得无病害的食物来源,虫类养殖过程采用封闭式管理,不对生产区域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的,除虫类外,鸡的食物来源还包括鱼类、虾类、螺类、蚌类、龟甲类和鳖甲类,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饲养还是制作饲料,本专利技术都没有使用黄粉虫粉、蚯蚓粉、骨粉。

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使养殖场地在可控下管理,提供食用更安全的鸡,该技术还借鉴了目前笼养鸡的规模化生产管理模式,再配备环境管理技术。实验证明,规模化生产管理模式更易于管理,环境更干净卫生,能有效抑制鸡瘟鸡病发生和传播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减少占地面积,有效节约我国土地资源。

4、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鸡更健康,饲养笼的设计:长*宽≥10平方米,高≥1.3米;每个饲养笼鸡的数量小于等于饲养笼占地面积的2倍,即10平方米最多饲养20只鸡;每个饲养笼鸡的总数量不得超过30只;饲养笼周围配备绿植,植被覆盖率大于等于10%。在实验的二十只鸡里,没有鸡死亡,也没有工作人员生病。实验证明,这样是合理的、可行的,干净卫生的,鸡的活动量是适当的,鸡是健康的,人也是健康的。

5、进一步的,为了能解决饲养过程的环境卫生问题,该技术借鉴杀菌技术,以及粪便处理技术,收效很好!实验过程人和动物均无生病案例。以10平米空间,20只鸡为例,只需要每天清理粪便,每天对鸡场进行消毒液擦拭,实验结果证明,能有效抑制鸡瘟鸡病发生和传播的可能性。鸡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生存,生产出来的鸡也更健康,研究发现,也是有效减少鸡瘟鸡病发生概率的因素之一。

6、本专利技术中鸡的食物来源与传统散养和笼养鸡有明显的区别,这是从鸡的营养结构以及生长出发,经过不断探索和多次实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其次,配套的管理模式在现有市面上已出现的技术上有所改进,同样具有自己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对饲养笼的面积、体积以及每个笼的养鸡总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甚至还配备绿植以提高生长环境中绿植活氧负离子的数量,均是站在鸡的健康的角度出发长期反复实验和研究得出的科学的结论。

7、需要指出,本专利技术除了在具有本专利技术特点的规模化生产管理模式下饲养外,还可同时结合传统散养法饲养,这样生产出的不同饲养条件的鸡,可以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8、最近几年,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9、本专利技术饲养出来的鸡具有营养价值高、食用安全的特点,对人体有健脑、生肌、健骨、滋养肠胃的营养功能,小孩、孕妇、病人都能安全食用,属于专利分类表中“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细分类别“营养物”。本专利技术饲养出来的鸡的腺胃壁、肠道壁更结实、更厚、更富韧性,属于专利分类表中“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细分类别“治疗消化道或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肠道壁饲养效果请参阅图1,腺胃壁饲养效果请参阅图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人为参与虫类养殖,为鸡提供稳定的、可量化的、无病害的食物来源;选择适宜鸡生长的虫类,主要种类为:蛴螬、蚯蚓、黑水虻、黄粉虫、玉米虫、防风蛆、洋辣子、毛毛虫、蚕、蜘蛛、苍蝇蛆、米虫、土鳖幼虫、地老虎、蛆虫等;人为参与虫类养殖的过程,使其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鸡可以获得无病害的食物来源,虫类养殖过程采用封闭式管理,不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权利要求1中的饲养方法除虫类外,还包括鱼类、虾类、螺类、蚌类、龟甲类和鳖甲类,也是饲养鸡的食物来源。

3.依据权利要求书1饲养的鸡,是一种营养鸡,具有营养价值高、食用安全的特点,对人体有健脑、生肌、健骨、滋养肠胃的营养功能,属于专利分类表中“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细分类别“营养物”。

4.依据权利要求书1和权利要求书2饲养的鸡,也是一种营养鸡,具有营养价值高、食用安全的特点,对人体有健脑、生肌、健骨、滋养肠胃的营养功能,属于专利分类表中“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细分类别“营养物”。

5.依据权利要求书1和权利要求书2的饲养方法,该虫类组合是一种饲养组合,具体为:蚯蚓、蛴螬、黑水虻、黄粉虫、鱼类、虾类、蚌类、龟甲类和鳖甲类。

6.依据权利要求书1的饲养方法,该虫类组合是一种饲养组合,具体为:蚯蚓、蛴螬、黑水虻、黄粉虫。

7.依据权利要求书6中的饲养组合,该组合能使鸡的腺胃壁、肠道壁更结实、更厚、更富韧性,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鸡的胃肠道穿孔、变薄的问题,属于专利分类表中“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细分类别“治疗消化道或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是对鸡的治疗。

8.依据权利要求书1和权利要求书2,选择任何一个种类饲养鸡,或者选择多个种类为一个饲养组合饲养鸡,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9.本专利技术采用现代规模化生产、环境管理、杀菌以及粪便处理技术参与养殖过程的管理,其特征在于:饲养笼的设计:长*宽≥10平方米,高≥1.3米;每个饲养笼每平方小于等于2只鸡;每个饲养笼鸡的总数量不得超过30只鸡;饲养笼周围配备绿植,植被覆盖率大于等于10%。

10.依据权利要求说明书1和权利要求说明书2中任何一个种类或多个种类组合做原材料制作鸡饲料,黄粉虫粉、蚯蚓粉、骨粉除外,其余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提供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人为参与虫类养殖,为鸡提供稳定的、可量化的、无病害的食物来源;选择适宜鸡生长的虫类,主要种类为:蛴螬、蚯蚓、黑水虻、黄粉虫、玉米虫、防风蛆、洋辣子、毛毛虫、蚕、蜘蛛、苍蝇蛆、米虫、土鳖幼虫、地老虎、蛆虫等;人为参与虫类养殖的过程,使其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鸡可以获得无病害的食物来源,虫类养殖过程采用封闭式管理,不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权利要求1中的饲养方法除虫类外,还包括鱼类、虾类、螺类、蚌类、龟甲类和鳖甲类,也是饲养鸡的食物来源。

3.依据权利要求书1饲养的鸡,是一种营养鸡,具有营养价值高、食用安全的特点,对人体有健脑、生肌、健骨、滋养肠胃的营养功能,属于专利分类表中“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细分类别“营养物”。

4.依据权利要求书1和权利要求书2饲养的鸡,也是一种营养鸡,具有营养价值高、食用安全的特点,对人体有健脑、生肌、健骨、滋养肠胃的营养功能,属于专利分类表中“化合物或药物制剂的特定治疗活性”,细分类别“营养物”。

5.依据权利要求书1和权利要求书2的饲养方法,该虫类组合是一种饲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