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铜线用自动化加工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499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4
本技术公开了电缆铜线用自动化加工卷绕装置,包括底部承托板,所述底部承托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边壳体,所述支撑杆头的外部套接有卷绕筒,所述轴承座的另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底部承托板顶部的前端设置有夹持行程扩展结构。该电缆铜线用自动化加工卷绕装置通过设置有滑动钢套、气缸、固定板和定位杆头,使用时,安装台上气缸推动固定板抵在卷绕筒侧边,定位杆头插入卷绕筒内保证稳定旋转,根据卷绕筒的实际尺寸,可以调整气缸的实际位置,将定位螺栓拧松使其脱离定位螺眼,滑动钢套可以沿着滑轨外部作用滑动,实现了便于调整夹持行程的功能,解决的是装置不具备便于调整夹持行程的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线加工设备,具体为电缆铜线用自动化加工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1、电缆铜线是电缆的主要导体芯丝,其一般采用拉丝工艺进行生产,拉丝成型的铜线要经过卷绕装置卷绕,方便后续的储存和运输。

2、当前市面上常见的电缆铜线用自动化加工卷绕装置在构造上大多类似,通过多组导轮导引拉丝成型的铜线,将其引导到卷绕筒上,电机带动卷绕辊持续转动,将铜线卷绕其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功能上的不足,具备一定的改进空间,如用于卷绕铜线的卷绕筒一般通过气缸进行夹固,卷绕筒一端卡在轴承座上,另一端被气缸末端的圆盘抵紧,电机带动卷绕筒旋转卷绕,目前的卷绕装置其用于夹持卷绕筒的气缸位置多为固定的,气缸伸缩幅度小,夹持的行程受限,能匹配的卷绕筒规格有限,不具备便于调整夹持行程的功能。

3、现在,提出一种新型的电缆铜线用自动化加工卷绕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缆铜线用自动化加工卷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备便于调整夹持行程的功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缆铜线用自动化加工卷绕装置,包括底部承托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托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边壳体(12),所述侧边壳体(12)一侧前端的底部安装有轴承座(14),所述轴承座(1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头(15),所述支撑杆头(15)的外部套接有卷绕筒(16),所述轴承座(14)的另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3),所述侧边壳体(12)的一侧横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8),所述固定架(18)内部两侧的顶部之间横向固定连接有两组钢制滑动杆(19),所述固定架(18)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之间横向活动连接有外螺纹驱动杆(20),所述钢制滑动杆(19)、外螺纹驱动杆(20)的外部套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铜线用自动化加工卷绕装置,包括底部承托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承托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边壳体(12),所述侧边壳体(12)一侧前端的底部安装有轴承座(14),所述轴承座(1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头(15),所述支撑杆头(15)的外部套接有卷绕筒(16),所述轴承座(14)的另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3),所述侧边壳体(12)的一侧横向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8),所述固定架(18)内部两侧的顶部之间横向固定连接有两组钢制滑动杆(19),所述固定架(18)内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之间横向活动连接有外螺纹驱动杆(20),所述钢制滑动杆(19)、外螺纹驱动杆(20)的外部套接有内螺纹滑动台(21),所述底部承托板(1)顶部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有电缸(27),所述底部承托板(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预留圆槽(28),所述底部承托板(1)顶部的前端设置有夹持行程扩展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铜线用自动化加工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钢套(2)底端内部的形状尺寸和滑轨(4)顶端外部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滑动钢套(2)可以沿着滑轨(4)的外部左右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铜线用自动化加工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栓(3)贯穿滑动钢套(2)的内部并延伸进定位螺眼(5)的内部,所述定位螺眼(5)呈等间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铜线用自动化加工卷绕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海腾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