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串单体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4731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内串单体电池,包括至少一片双极性极片、至少一个第一电芯和至少一个第二电芯;所述双极性极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之间,且所述双极性极片、所述第一电芯以及所述第二电芯呈垂直设置;所述双极性极片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芯、所述第二电芯串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通过将双极性极片与第一电芯、第二电芯串联连接,能够更好的提高双极性垂直结构电池的容量和电压。通过本申请结构,能够有效简化双极性电池的制造工艺,并且能够有效避免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最外层电极材料的浪费。本申请结构简单,极大地减少了密封难度,成本较低,用现有的设备即可实现生产制造,易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内串单体电池


技术介绍

1、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锂离子电池相似,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进行工作。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低,但是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有限,使得其市场占有率较低。因此,改善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是提高其市场占有率的关键。

2、如果仅从材料的方向改进钠电池的能量密度,改善效果十分有限。目前,结构的改进是提高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当前较为流行的做法是采用双极性电池结构。双极性电池结构又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众所周知,在垂直结构中,难以把电池容量做大,如果盲目将极片做大又会使得极片的机械强度变弱,而且还会存在散热困难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把容量做大的双极性电池的结构来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内串单体电池,旨在解决现有钠离子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低、容量小以及倍率性能欠佳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内串单体电池,包括至少一片双极性极片、至少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串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片双极性极片、至少一个第一电芯和至少一个第二电芯;所述双极性极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之间,且所述双极性极片、所述第一电芯以及所述第二电芯呈垂直设置;所述双极性极片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芯、所述第二电芯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串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性极片包括极片本体、设置于所述极片本体一侧面上的正极敷料层、设置于所述正极敷料层两端的第一焊接区、设置于所述正极敷料层外侧的第一密封区、设置于所述极片本体另一侧面上的负极敷料层、设置于所述负极敷料层两端的第二焊接区以及设置于所述负极敷料层外侧的第二密封区;所述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串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片双极性极片、至少一个第一电芯和至少一个第二电芯;所述双极性极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之间,且所述双极性极片、所述第一电芯以及所述第二电芯呈垂直设置;所述双极性极片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芯、所述第二电芯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串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性极片包括极片本体、设置于所述极片本体一侧面上的正极敷料层、设置于所述正极敷料层两端的第一焊接区、设置于所述正极敷料层外侧的第一密封区、设置于所述极片本体另一侧面上的负极敷料层、设置于所述负极敷料层两端的第二焊接区以及设置于所述负极敷料层外侧的第二密封区;所述正极敷料层与所述负极敷料层相背设置,所述第一焊接区与所述第二焊接区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区与所述第二密封区相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串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敷料层与所述负极敷料层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焊接区与所述第二焊接区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区与所述第二密封区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串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性极片通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焊接区与所述第一电芯的极耳焊接串联时,所述双极性极片通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焊接区与所述第二电芯的极耳焊接串联;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福钧刘秦何攀徐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