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457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应用于超导量子计算测控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读取到的量子态信息生成与量子态信息对应的控制脉冲,控制脉冲用于控制调控系统的微波开关;将控制脉冲传输至调控系统,以使调控系统基于控制脉冲输出相应的复位波形;对读取到的量子态信息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态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态数据用于执行纠错解码和/或流程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反馈控制方法由控制脉冲直接控制调控系统的微波开关从而控制调控波形的输出,有效降低比特初始化反馈延迟,提高量子比特初始化保真度,且接收端基于接收到的编码后的态数据进行纠错解码和流程控制等,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支持更广泛的纠错协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导量子计算测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实时反馈控制在量子比特主动复位和量子纠错应用中发挥着重要。在量子比特反馈控制过程中,调控系统可以根据读出系统实时读出的结果对量子比特进行动态操控。

2、通常反馈控制流程如下:首先读出系统读出量子比特状态,接着将读出结果发送给解码系统,由解码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发送到量子比特调控系统,最后调控系统根据反馈结果对量子进行操控。

3、目前,超导量子比特的寿命处于几十到百微秒范围,为了实现高保真度的比特操控,闭环反馈的延迟必须远小于量子比特的寿命。在业界,人们普遍认同闭环反馈延时应该控制在量子比特寿命的1%以内。反馈信号传输作为闭环反馈的重要环节,其延时直接影响了系统的性能。

4、当前常用的信号反馈方法包括:并行通信、脉冲触发反馈以及串行通信等。并行总线一般主频较低,存在延迟高和i/o资源占用大的缺点;而脉冲触发反馈功能单一,不支持纠错应用中复杂信息的交互;串行通信需要通过协议编解码,存在延迟大的缺点。现有的反馈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脉冲的状态与读取到的量子态信息数量相对应,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系统基于控制脉冲输出相应的复位波形,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系统的微波开关由目标控制脉冲输出的电平控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控系统的微波开关处于通导状态下,由所述调控系统基于控制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脉冲的状态与读取到的量子态信息数量相对应,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系统基于控制脉冲输出相应的复位波形,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系统的微波开关由目标控制脉冲输出的电平控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延迟量子比特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控系统的微波开关处于通导状态下,由所述调控系统基于控制脉冲进行波形信号的合成,其中,合成的波形信号与所述控制脉冲的时序对齐、所述波形信号的长度低于控制脉冲的宽度。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成林金李宇怀徐昱韩廉琛李娜彭承志朱晓波潘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家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