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动组装上料机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450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自动组装上料机及工艺,涉及产品A、产品B和载具,所述组装上料机用于将产品A和产品B组装至载具上,所述载具上具有容纳产品A和产品B的上穴位和下穴位,该组装上料机包括:第一上料模组;第二上料模组;载具上料模组;组装模组,包括下穴位解锁模块以及上穴位解锁模块,分别用于在产品A和产品B转移至组装位前解锁载具的下穴位和上穴位;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半自动模式下员工只需要进行产品A投料、载具投料、产品B料盘上料即可即可实现整个动作完整循环,在自动模式下,员工只需要定时进行料盘上料即可实现整个动作完整循环,减少作业人员疲劳,可实现“傻瓜式”生产,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提高产能,提升了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组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动组装上料机及工艺


技术介绍

1、在一些多产品组装工艺中,常规操作为:人工将产品a从流水线拿出,并将载具从上工序拿来放入拆机夹具内,打开下穴位y向夹持;然后人工将y方向夹持打开的产品a,按照指定方向手动放入载具对应下穴位内,放入后关闭载具下穴位y向夹持;然后人工手动依序将载具上穴位x向夹持打开,手动将上穴位产品b压合盖板打开,然后员工手动将产品b从tray拿出,并且按照指定方向放入载具产品b上穴位;然后手动关闭产品b上穴位x向夹持,手动翻转压合盖板将产品b压住,然后员工手动将组装好产品a与产品b的载具从端走,然后人工将组装上料完产品的载具放入流水线,流至下工站作业。

2、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员工需手动将产品a拿出放入载具下穴位,人工操作不便且动作繁杂,员工易疲劳。员工需手动将载具上穴位的x向夹持打开,需手动将压合盖板翻转打开,产品b放入后,还需员工手动关闭载具上穴位x向夹持,并且翻转压合盖板将产品b压住,人工操作不便且动作繁杂,员工易疲劳;人工操作取放产品,易疲劳后将产品放反,放反后关闭载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自动组装上料机,涉及产品A(S1)、产品B(S2)和载具(S3),所述组装上料机用于将产品A(S1)和产品B(S2)组装至载具(S3)上,所述载具(S3)上具有容纳产品A(S1)和产品B(S2)的上穴位和下穴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自动组装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模组(100)包括第一取料件(101),所述第一取料件(101)设于第一搬运模组(102)上;所述第二上料模组(200)包括第二取料件(201),所述第二取料件(201)上设有调节块(202),所述调节块(202)安装于调节支架(203)上,所述调节支架(2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自动组装上料机,涉及产品a(s1)、产品b(s2)和载具(s3),所述组装上料机用于将产品a(s1)和产品b(s2)组装至载具(s3)上,所述载具(s3)上具有容纳产品a(s1)和产品b(s2)的上穴位和下穴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自动组装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模组(100)包括第一取料件(101),所述第一取料件(101)设于第一搬运模组(102)上;所述第二上料模组(200)包括第二取料件(201),所述第二取料件(201)上设有调节块(202),所述调节块(202)安装于调节支架(203)上,所述调节支架(203)端部设有浮动机构(204),所述浮动机构(204)与旋转模块(20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模块(205)设于第二搬运模组(206)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自动组装上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上料中的产品b(s2)进行再定位的定位模组(500),所述定位模组(500)包括上托座(501),所述上托座(501)上设有用于定位产品b(s2)的x向和y向夹持机构(502),且所述上托座(501)底部设有旋转平台(503),所述旋转平台(503)通过反馈的产品b(s2)摆放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秋明陈凯旋伍禄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方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