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的建筑施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444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7 00: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的建筑施工架,通过承重板一端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且其另一端固设有固定件的设置,在安装时,将承重板转动至水平并将固定件与第二支架连接,将斜撑杆交叉固定设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将加固结构的安装套分别套置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竖杆底部,使安装孔与连接孔相连通并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固定,加固结构能够起到支撑防倾倒的作用;通过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上设置的收纳结构,在拆卸时,将斜撑杆拆下并插置于收纳结构内,以便后续使用,防止丢失或与其他型号的建筑支架混淆,且承重板通过固定件与第一支架连接,使得承重板与第一支架能够整体搬运,较为方便,此外加固结构能够拆下进行集中收纳,以便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架,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收纳的建筑施工架


技术介绍

1、施工架为多个钢架或钢管和站立平台之间的扣合组装,目前,建筑工人在对建筑内部进行施工装修时,通常需要搭建建筑施工架以便于对高处墙壁或者天花板进行施工,而现有的建筑施工架通常为装配式组件,在使用时,需要将各个组成部件进行组装搭建进行使用,而施工人员将施工架搬运,需要将施工架拆分成零散部件后对各个零散部件进行搬运,由于部件零散,使其既不便于搬运,也可能会在运输过程中丢失或与其他型号的建筑支架混淆,使用不便,并且现有的建筑施工架,由于其底部仅仅通过四根或多根竖杆进行支撑,当施工架受到斜向力时容易不稳定而可能导致发生侧翻,进而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建筑施工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一种便于收纳的建筑施工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承重板、斜撑杆和加固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为多个横杆和竖杆相互连接的梯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纳的建筑施工架,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承重板(3)、斜撑杆(4)和加固结构(5),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均为多个横杆和竖杆相互连接的梯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顶部与承重板(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承重板(3)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9)与所述第二支架(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与所述第二支架(2)的同一侧均通过斜撑杆(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上均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收纳结构(6),所述收纳结构(6)用于放置所述斜撑杆(4),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底部均安装设有加固结构(5),且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纳的建筑施工架,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承重板(3)、斜撑杆(4)和加固结构(5),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均为多个横杆和竖杆相互连接的梯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顶部与承重板(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承重板(3)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9)与所述第二支架(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与所述第二支架(2)的同一侧均通过斜撑杆(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上均固定设有竖直设置的收纳结构(6),所述收纳结构(6)用于放置所述斜撑杆(4),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底部均安装设有加固结构(5),且所述加固结构(5)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底面相齐平,所述加固结构(5)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建筑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竖杆底端均安装设有所述加固结构(5),所述加固结构(5)包括安装套(51)、支撑斜杆(52)和固定螺栓(53),所述安装套(51)套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竖杆底端,且每个所述安装套(51)上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孔(54),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竖杆底端上对应所述安装孔(54)位置处贯穿开设有连接孔(55),所述安装套(51)通过固定螺栓(53)穿过所述安装孔(54)和连接孔(55)与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套(51)外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匀等距设置有多个支撑斜杆(52),每个所述支撑斜杆(52)底端面均与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竖杆底端面相齐平。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王泗潮张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鸿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