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晶炉底部保温性提升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4319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6 23: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单晶炉底部保温性提升的结构,包括开槽固毡(11),其上表面设有凹槽(11a),凹槽(11a)内填充有小尺寸软毡(4);保温毡由下至上依次包括4层下部软毡(21)、1层开槽固毡一(111)、4层中部软毡(22)、1层开槽固毡二(112)和2层上部软毡(23)。本技术的优点是增强炉内底部的保温性,阻隔热量的流失,降低拉制单晶使用的功率,减小单晶炉使用所需费用的支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rcz硅单晶制程中热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晶炉底部保温性提升的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直拉单晶硅的生长环境中,单晶炉内温度需保持在1400℃以上,目前单晶炉台主要的加热系统为主加热器和底加热器,根据主底加功率的不同,从而在整个热场中形成功率差,进而形成温度差,保证单晶炉拉制出品质优良的单晶硅棒。保温性则是与温度差密切相关,顶部保温、上保温、中保温、下保温,底部保温五个位置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底部保温更是重中之重。

2、在单晶炉底部的结构中,按照保温毡的种类分为黏胶基固态毡与黏胶基软毡,这两种保温毡形态、特点均不一样,所以在单晶炉底部的组成当中,两者都不可或缺,两种保温毡都必须存在。固态毡如图1所示,其是由石墨毡经高温热压加工制成的板材材料,具有高温稳定性好、耐磨性强、机械强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在单晶炉底部发挥支撑整个热场的作用,软毡则是由石墨纤维或石墨毡经针刺加工成的柔软纤维状材料,具有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柔韧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单晶炉底部的保温与隔热。

3、现有的炉底保温主要由整体的保温毡构成,保温毡表面有7个孔位,4个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单晶炉底部保温性提升的结构,包括由固毡(1)与软毡(2)组成的保温毡,固毡(1)和软毡(2)上设有对应的孔位(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晶炉底部保温性提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单晶炉底部保温性提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单晶炉底部保温性提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单晶炉底部保温性提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单晶炉底部保温性提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单晶炉底部保温性提升的结构,包括由固毡(1)与软毡(2)组成的保温毡,固毡(1)和软毡(2)上设有对应的孔位(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晶炉底部保温性提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单晶炉底部保温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帅严东王鑫王军磊王艺澄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