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次磷酸钠制备高纯次磷酸的双极膜电渗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430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6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次磷酸钠制备高纯次磷酸的双极膜电渗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去离子水进行脱氧处理,在脱氧水中加入次磷酸钠,配制次磷酸钠溶液;持续向酸液罐和盐液罐内充入惰性气体;开启盐液罐和酸液罐中的氮气曝气装置,向盐液罐中加入次磷酸钠溶液,酸液罐加入次磷酸,碱液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极液罐内加入硫酸钠溶液;开启循环泵,将酸液罐、碱液罐、盐液罐、极液罐内的液体泵入电渗析膜堆进行循环,电渗析过程中持续向盐液罐和酸液罐中曝气;开启稳压直流电源,进行电渗析;当电渗析膜堆的电压高于极限电压时,盐液罐内的次磷酸钠趋于耗尽,制备结束;本方法具有制备高纯次磷酸的特点,且工艺流程简单、高效、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学品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由次磷酸钠制备高纯次磷酸的双极膜电渗析方法


技术介绍

1、次磷酸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主要被用作化学镀还原剂,阻止磷酸树脂变色以及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和制冷剂。次磷酸的性状为无色油状液体或者为易潮解的结晶,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当被加热到130℃时,发生歧化生成亚磷酸和膦(磷化氢)。次磷酸具有强还原性,与空气接触易被氧化成亚磷酸。

2、次磷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以次磷酸钠为原料,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钠,但该法树脂消耗量大且频繁的树脂再生产生大量高盐废水,树脂再生过程中引入的盐酸可能导致氯离子残留,影响产次磷酸的纯度。电渗析法则存在着能耗高、产率低等问题,工业化应用成本高。双极膜电渗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由普通电渗析技术与双极膜结合发展而来,其装置主要由双极膜膜堆、直流电源、料液泵、料液罐构成。当在膜堆两端极板施加电场时,盐室的阴、阳离子分别在电场作用下穿过阴、阳离子交换膜向酸室和碱室迁移,并与双极膜产生的h+和oh-结合产生相应的酸和碱。但该工艺生产次磷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次磷酸钠制备高纯次磷酸的双极膜电渗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次磷酸钠制备高纯次磷酸的双极膜电渗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脱氧后的去离子水中溶解氧浓度为0.5-15ppb,配制的次磷酸钠溶液浓度为10-20wt%,配制完成的次磷酸钠溶液用氮封装置储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次磷酸钠制备高纯次磷酸的双极膜电渗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置换完成后的酸液罐、盐液罐和碱液罐的罐体中氧含量小于0.5%,且后续操作过程中持续对酸液罐、盐液罐和碱液罐进行曝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次磷酸钠制备高纯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次磷酸钠制备高纯次磷酸的双极膜电渗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次磷酸钠制备高纯次磷酸的双极膜电渗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脱氧后的去离子水中溶解氧浓度为0.5-15ppb,配制的次磷酸钠溶液浓度为10-20wt%,配制完成的次磷酸钠溶液用氮封装置储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次磷酸钠制备高纯次磷酸的双极膜电渗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置换完成后的酸液罐、盐液罐和碱液罐的罐体中氧含量小于0.5%,且后续操作过程中持续对酸液罐、盐液罐和碱液罐进行曝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次磷酸钠制备高纯次磷酸的双极膜电渗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电渗析膜堆包括至少一组配组单元,所述配组单元包括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晓风陈希闻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摩立格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