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管导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3440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8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导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管导油装置。包括压缩机,压缩机内设置有压缩机上腔和压缩机下腔;导油组件,导油组件设置在压缩机上腔和压缩机下腔之间,将压缩机上腔内的流体导入至压缩机下腔中,阻止压缩机下腔中的流体向上回流。通过导油组件只能够正向通过,而很难反向逆流的结构,阻碍压缩机下腔的油直接通过曲轴的油槽直接喷出到压缩机上腔直接中,增加压缩机的吐油率,且压缩机上腔的油可以在流入压缩机下腔中,保持冷冻油能够对曲轴足够润滑;同时,避免压缩机运转时会有一部分冷冻机油与制冷剂混合,通过定子卷线间隙/马达气隙/定子冷媒孔/转子冷媒孔进入压缩机上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导油,尤其涉及一种阀管导油装置


技术介绍

1、压缩机一般由上盖、下盖、壳体、固定在内部提供旋转动力的马达和实现制冷剂压缩的泵体构成,所述泵体包括上轴承、下轴承、气缸组件、活塞以及曲轴等结构。

2、现有技术中,压缩机运转时,冷冻机油会由设置于曲轴底部的油叶片泵送入泵体各个运动部件的接触面进行润滑。

3、但是在低速运转时,油叶片泵吸力小,曲轴在轴承中长时间运转而无法得到润滑,容易造成零件过热,从而导致可靠性问题的发生,时压缩机运转时会有一部分冷冻机油与制冷剂混合,通过定子卷线间隙/马达气隙/定子冷媒孔/转子冷媒孔进入压缩机上部空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阀管导油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压缩机上腔冷冻油回油不良以及压缩机低频运转时曲轴润滑不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管导油装置,包括:

3、压缩机,压缩机内设置有压缩机上腔和压缩机下腔;

4、压缩机内的压缩机上腔和压缩机下腔之间留有间距,以便压缩机运转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导油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组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导油组件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与所述压缩机上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组件内设置有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组成,所述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分别与一个所述流通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通道为连续的折线形圆管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通道由上支流道和下支流道共同组成,所述上支流道为直线形圆管,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导油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组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导油组件的上端两侧设置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与所述压缩机上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组件内设置有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组成,所述主流通道和支流通道分别与一个所述流通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通道为连续的折线形圆管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通道由上支流道和下支流道共同组成,所述上支流道为直线形圆管,所述下支流道为弧形圆管,所述上支流道的上端与所述下支流道的外侧下方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管导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流道的下端与所述主流通道拐点的上方连通,所述下支流道的内侧下方与所述主流通道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源巩庆霞万鹏凯陈严兵安益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