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式顶窗结构及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342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伞式顶窗结构及大棚,涉及园艺设施技术领域。本技术的伞式顶窗结构包括:窗体、升降机构和对称连接在所述升降机构两侧的支撑组件,所述窗体位于所述顶通风口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底部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大棚内部的地面上,其顶部的升降端连接在所述窗体底部中轴线上;所述支撑组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顶端,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顶通风口内的所述大棚顶部。本技术顶窗能够升降以实现开闭,而且根据其升降高度可调节通风量的大小,保证作物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通过支撑组件加强窗体的稳定性及抗风能力。顶窗结构可以调节以应对不同的天气状况,满足大棚作物生长所需的特定生长环境需求,而且结构牢固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园艺设施,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伞式顶窗结构及大棚


技术介绍

1、塑料大棚内部蔬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蔬菜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均处于适宜范围内,还需要增加通风保证棚内气体处于适宜的比例。传统大棚通常在两侧开设有通风口,棚内空气流动性差,难以实现完全通风,而且大量热空气堆积在大棚顶部,影响作物冠层的生长。因此一些大棚会在顶部设有通风口,在低温或降雨天卷上薄膜关闭通风口,提高大棚保温性能;在高温天气则卷开薄膜加强通风。但这种卷膜的方法费时费力。

2、申请号为cn201710984685.1的专利也公开了一种避雨防鸟抗风大棚,所述的大棚为单个大棚或若干单个大棚组成的连栋大棚;所述的单个大棚包含主棚体以及设置在主棚体顶部的顶窗;所述的主棚体包含若干大棚拱杆以及覆盖大棚拱杆外的大棚膜;所述的主棚体两侧和主棚体顶部分别设有侧通风口和顶通风口;所述的顶窗包含若干上拱杆、设置在上拱杆下方两侧的固定杆,以及覆盖在上拱杆外的上棚膜,虽然具有较好的通风效果,但是该顶窗固定在主棚体顶部,不可调节,难以应对复杂天气状况,如下雨、下雪、大风天关闭顶部通风和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式顶窗结构,安装在大棚(1)顶部,所述大棚(1)包括大棚拱架(11)和棚膜(12),所述棚膜(12)顶部开设有顶通风口(121),其特征在于,包括:窗体(2)、升降机构(3)和对称位于所述升降机构(3)两侧的支撑组件(4),所述窗体(2)位于所述顶通风口(121)上方,所述升降机构(3)底部的固定端可固定在所述大棚(1)内部的地面上,其顶部的升降端连接在所述窗体(2)底部中轴线上;所述支撑组件(4)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3)的升降端,另一端铰接在对应所述顶通风口(121)处的所述大棚拱架(11)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式顶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式顶窗结构,安装在大棚(1)顶部,所述大棚(1)包括大棚拱架(11)和棚膜(12),所述棚膜(12)顶部开设有顶通风口(121),其特征在于,包括:窗体(2)、升降机构(3)和对称位于所述升降机构(3)两侧的支撑组件(4),所述窗体(2)位于所述顶通风口(121)上方,所述升降机构(3)底部的固定端可固定在所述大棚(1)内部的地面上,其顶部的升降端连接在所述窗体(2)底部中轴线上;所述支撑组件(4)一端固定在所述升降机构(3)的升降端,另一端铰接在对应所述顶通风口(121)处的所述大棚拱架(11)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式顶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立柱(31)、驱动电机(32)、传动部和升降杆(33),所述立柱(31)可固定在所述大棚(1)内的地面上,所述驱动电机(32)固定在所述立柱(31)上,所述传动部传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所述立柱(31)上固定有沿所述立柱(31)高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滑轨(34),所述升降杆(33)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滑轨(34)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升降杆(33)固定在所述传动部的输出端且其顶端连接在所述顶窗拱架(21)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伞式顶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相互啮合的齿轮(35)和齿条(36),所述齿轮(35)固定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凤娟刘文豪季托魏珉王少杰宋皓然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