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330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7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涉及电驱桥技术领域。该新型防渗油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成型有台板,所述台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呈35度,所述台板内部成型有进口平面,所述进口平面一端成型有通道进口,所述通道进口与进口平面相适配,所述通道进口一端成型有通道中段,所述通道中段一端成型有通道末端,所述通道末端一侧设置有透气阀。该新型防渗油结构,油雾顺着通道回流回腔内,空气则通过壳体上的通道进入透气阀内部,然后进入大气,腔内气压平衡,透气阀关闭,减少润滑油泄漏,提升电驱桥表面清洁度,减少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渗油结构,具体为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属于电驱桥。


技术介绍

1、有的电驱动桥包括电机、减速器总成、差速器总成、桥壳总成以及轮毂总成;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总成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减速器总成的输出端与差速器总成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差速器总成的输出端与轮毂总成传动连接,桥壳总成设置在差速器总成与轮毂总成之间。

2、现有电驱桥减速系统齿轮润涵需要润滑油。当齿轮高速运转时,腔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为平衡腔内外气压,需要设置透气装置。但是腔内温度升高时,腔内润滑油气化形成油雾,会随腔内空气一起泄露至腔外,直接在桥壳上安装透气阀,油雾直接接触透气阀,当腔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时,油雾随同空气一起泄露至腔外,造成润滑油减少和空气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桥壳上安装透气阀,油雾直接接触透气阀,当腔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时,油雾随同空气一起泄露至腔外,造成润滑油减少和空气污染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成型有台板,所述台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呈35度,所述台板内部成型有进口平面,所述进口平面一端成型有通道进口,所述通道进口与进口平面相适配,所述通道进口一端成型有通道中段,所述通道中段一端成型有通道末端,所述通道末端一侧设置有透气阀。

5、优选地,所述通道进口的长度设置为12毫米,宽度设置为7毫米,深度设置为7毫米。

6、优选地,所述进口平面与通道进口相连通,所述进口平面与通道进口的夹角呈110度,便于对空气和油雾进行传输。

7、优选地,所述通道中段的长度设置为80毫米,宽度设置为7毫米,深度设置为7毫米,所述通道进口与通道中段相连通,便于对空气和油雾进行传输。

8、优选地,所述通道末端的直径设置为12毫米,深度设置为7毫米,所述通道末端与通道中段相连通,便于对空气和油雾进行传输。

9、优选地,所述台板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内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台板内部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限位孔内部均设置有安装螺栓,多个所述安装螺栓分别与多个限位孔螺纹连接,有利于对盖板进行安装。

10、优选地,所述盖板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通道末端相对应,所述透气阀与通孔相适配,使通道末端与透气阀对应,使气体从透气阀内部排出。

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该新型防渗油结构,当壳体内部齿轮高速运转时,壳体腔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腔内压力高于腔外压力,将透气阀打开。空气和油雾进入台板上的进口平面,并使油雾进入通道进口和通道中段,使油雾在通道中段内部传输,在经通道进口和通道中段以后,使油雾挂在通道内壁。

13、2、该新型防渗油结构,通道为细长管道形状,台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呈35度,此角度内为润滑油较为合适的流速,便于油液进行回流和传输,油雾顺着通道回流回腔内,空气则通过壳体上的通道进入透气阀内部,然后进气大气,腔内气压平衡,透气阀关闭,减少润滑油泄露,提升电驱桥表面清洁度,减少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成型有台板(2),所述台板(2)与水平面的夹角呈35度,所述台板(2)内部成型有进口平面(3),所述进口平面(3)一端成型有通道进口(4),所述通道进口(4)与进口平面(3)相适配,所述通道进口(4)一端成型有通道中段(5),所述通道中段(5)一端成型有通道末端(6),所述通道末端(6)一侧设置有透气阀(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进口(4)的长度设置为12毫米,宽度设置为7毫米,深度设置为7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平面(3)与通道进口(4)相连通,所述进口平面(3)与通道进口(4)的夹角呈11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中段(5)的长度设置为80毫米,宽度设置为7毫米,深度设置为7毫米,所述通道进口(4)与通道中段(5)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末端(6)的直径设置为12毫米,深度设置为7毫米,所述通道末端(6)与通道中段(5)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2)顶部设置有盖板(7),所述盖板(7)内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0),所述台板(2)内部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限位孔(10)内部均设置有安装螺栓(11),多个所述安装螺栓(11)分别与多个限位孔(10)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内部开设有通孔(8),所述通孔(8)与通道末端(6)相对应,所述透气阀(9)与通孔(8)相适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成型有台板(2),所述台板(2)与水平面的夹角呈35度,所述台板(2)内部成型有进口平面(3),所述进口平面(3)一端成型有通道进口(4),所述通道进口(4)与进口平面(3)相适配,所述通道进口(4)一端成型有通道中段(5),所述通道中段(5)一端成型有通道末端(6),所述通道末端(6)一侧设置有透气阀(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进口(4)的长度设置为12毫米,宽度设置为7毫米,深度设置为7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平面(3)与通道进口(4)相连通,所述进口平面(3)与通道进口(4)的夹角呈11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渗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玲鲍利见王东剑
申请(专利权)人:尖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