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体育训练器材,具体为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
技术介绍
1、单杠运动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的祖先原始人在丛林中进行的各种攀登、爬越、摆动、摆荡等练习。在当时那只是一种生活实用技能,后来随着社会的进化就逐步成为一种体育锻炼的手段。
2、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在使用单杠进行健身或运动时,经常会出现因手掌出汗导致的手滑或脱力的情况,使用者重心不稳的话可能会出现摔伤或误伤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误伤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包括:
6、顶杆,所述顶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下置杆;
7、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设置于顶杆的正下方,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弹力护腰带、肩带、固定扣、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两个所述下置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弹力护腰带,所述弹力护腰带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肩带,所述肩带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弹力护腰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扣,所述弹力护腰带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配合固定扣使用的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所述公魔术贴设置于母魔术贴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顶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环,两个所述升降环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环(5),两个所述升降环(5)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杆(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的正下方设置有底箱(7),所述底箱(7)的内部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9),所述转杆(9)远离电机(8)的一端与底箱(7)的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9)两端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10),两个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的外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1),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1)的顶部与螺杆(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的外侧转动连接有安装环(12),所述安装环(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3)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7)内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柄(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环(5),两个所述升降环(5)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杆(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的正下方设置有底箱(7),所述底箱(7)的内部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转杆(9),所述转杆(9)远离电机(8)的一端与底箱(7)的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误伤的体育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9)两端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10),两个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