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303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式风机,包括机架、电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蜗壳、叶轮。叶轮包括前盘、叶片和后盘,所述前盘为回转体结构,若干片叶片呈圆周阵列分布于前盘和后盘之间处,叶片的两侧分别与前盘和后盘连接,相邻两片叶片之间形成加压通道,加压通道的一端为入口,另一端为出口。叶片的外形呈“S”形结构,叶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第一圆弧段呈外凸结构并靠近入口,第二圆弧段呈内凹结构并靠近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心式风机对叶片的外形、叶片的入口角和出口角进行优化,使得叶轮具有较优的空气动力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心式风机的效率高,达到风机国标“一级能效”标准,更加节能省电,整机性能更加优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机,涉及一种离心式风机


技术介绍

1、风机是一种通风和鼓风设备,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目前,现有的离心式风机,其叶轮的叶片一般是单一圆弧形结构的,如申请号为201410562209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离心式风机,该离心式风机的叶轮的叶片为单一圆弧形的,这种离心式风机的不足点是:1.叶轮对气体做功不是很佳,风机效率未至理想,风机功耗较高;2.蜗壳的出风道上侧的蜗舌外延段呈平直结构,高速气流经出风道排出时,折转并未完全充分,容易产生涡流,增大了气流的流动损失,降低了风机的整体效率,噪声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式风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式风机,包括机架、电机、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蜗壳、叶轮;

3、所述叶轮包括前盘、叶片和后盘,所述前盘为回转体结构,若干片所述叶片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前盘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式风机,包括机架(1)、电机(3)、设有进风口(51)和出风口(52)的蜗壳(5)、叶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2)上靠近所述入口(44)的一端为内端(423),所述叶片(42)上靠近所述出口(45)的一端为外端(424),若干片所述叶片(42)的内端(423)形成的最大的圆为内大圆,所述内大圆的直径为D1,若干片所述叶片(42)的外端(424)形成的最大的圆为外大圆,所述外大圆的直径为D2,所述第一圆弧段(421)的内圆半径为R1,R1=0.5×D2,所述第二圆弧段(422)的内圆半径为R2,R2=2.15×D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风机,包括机架(1)、电机(3)、设有进风口(51)和出风口(52)的蜗壳(5)、叶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2)上靠近所述入口(44)的一端为内端(423),所述叶片(42)上靠近所述出口(45)的一端为外端(424),若干片所述叶片(42)的内端(423)形成的最大的圆为内大圆,所述内大圆的直径为d1,若干片所述叶片(42)的外端(424)形成的最大的圆为外大圆,所述外大圆的直径为d2,所述第一圆弧段(421)的内圆半径为r1,r1=0.5×d2,所述第二圆弧段(422)的内圆半径为r2,r2=2.15×d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大圆的直径d2为φ1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2)的内端(423)处所述叶片(42)的第一圆弧段(421)的外圆面的入风切线为第一切线(l1),所述第一切线(l1)与所述内大圆相交处所述内大圆的切线为第二切线(l2),所述第一切线(l1)与所述第二切线(l2)之间的夹角为入口角(e),所述入口角(e)设置为28°±1°;所述叶片(42)的外端(424)处所述叶片(42)的第二圆弧段(422)的内圆面的出风切线为第三切线(l3),所述第三切线(l3)与所述外大圆相交处所述外大圆的切线为第四切线(l4),所述第三切线(l3)与所述第四切线(l4)之间的夹角为出口角(f),所述出口角(f)设置为5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角(e)为28°,所述出口角(f)为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风机,其特征在于,十六片所述叶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佑李伟明李溢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洋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