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压迫带,具体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带。
技术介绍
1、桡动脉为肱动脉的末级分支,管径较小且位置表浅,出血易于控制,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卧床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随着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发展,桡动脉止血器不断出现并应用于临床。但是现有的桡动脉止血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2、如公开号为cn21925031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壳体的一侧设有贯穿至内部的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有气囊,通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单向阀,在对桡动脉止血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挤压气囊,使得气体通过通气管向气腔内移动,使得壳体内部气压增强,从而使得活塞一带动连接杆与按压头进行移动,按压头与需要止血处相接触,从而能够进行按压止血。
3、但是上述的桡动脉止血装置结构复杂,成本比较的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带,用于压迫远端桡动脉穿刺点,结构简单,通过带体的连接就能够按压穿刺点,成本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带体的第三端的正面设有第三粘贴面,反面设有第四粘贴面,按压状态时,所述第三粘贴面与所述第一粘贴面粘贴,所述第四粘贴面和所述第二粘贴面粘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按压件设置为无菌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带体和所述主带体之间倾斜设置,所述侧带体和所述主带体靠近第一端的一侧之间形成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带体的第三端的正面设有第三粘贴面,反面设有第四粘贴面,按压状态时,所述第三粘贴面与所述第一粘贴面粘贴,所述第四粘贴面和所述第二粘贴面粘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