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化合物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燃聚酰亚胺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阻燃聚酰亚胺是一种高性能聚合物。其制备一般主要通过二酐、二胺、阻燃剂等制得,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羟基等官能团,并且分子链中有许多苯环和亚苯环,在高温拌制下会产生胶化和交联反应。阻燃聚酰亚胺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包括:阻燃性、抗辐射性、无毒性等。由于聚酰亚胺具有高温稳定性和良好的阻燃性能,它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例如,聚酰亚胺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的蒙皮、航天器的热控层和电子产品的封装材料等。
2、现有技术中阻燃聚酰亚胺材料对水分敏感,易受潮变质,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性能会明显下降,现有技术中在加工阻燃聚酰亚胺时缺乏相应措施使得阻燃聚酰亚胺的环境适应性提高,从而影响其后续使用,此外,由于阻燃聚酰亚胺在加工制备主要通过反应釜进行搅拌制备,由于其对搅拌的均匀性要求较高,常规反应釜搅拌混合时的搅拌路径是不变的,从而影响加工效率,使得拌制时间较长。
3、因此,提出一种阻燃聚酰亚胺的加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聚酰亚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酰亚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丁基羟基甲苯或丁基羟基茴香醚,其摩尔量占芳香族二酸酐摩尔量的0.01%至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酰亚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酸酐和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0.95:1-1.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酰亚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型阻燃剂为双(羟乙基)甲基氧膦、1,3,6-三(4,6-二氨基-2-硫基三嗪)己烷和三聚氰酸的混合物,其摩尔量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聚酰亚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酰亚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丁基羟基甲苯或丁基羟基茴香醚,其摩尔量占芳香族二酸酐摩尔量的0.01%至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酰亚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酸酐和芳香族二胺的摩尔比为0.95:1-1.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酰亚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型阻燃剂为双(羟乙基)甲基氧膦、1,3,6-三(4,6-二氨基-2-硫基三嗪)己烷和三聚氰酸的混合物,其摩尔量占芳香族二酸酐摩尔量的1%至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酰亚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装置外壳(1)以及设置于装置外壳(1)顶部的顶壳(4),所述顶壳(4)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顶壳(4)中部的搅拌轴(8),所述顶壳(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搅拌轴(8)旋转的搅拌电机(6),所述搅拌轴(8)的侧壁沿着搅拌轴(8)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导条(14),所述导条(14)上沿着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搅拌横叶(9),所述搅拌横叶(9)两两一组,所述搅拌横叶(9)的侧壁倾斜设置有导槽(18),每组的两个搅拌横叶(9)上的导槽(18)呈横向的“八”字形,所述搅拌横叶(9)的一侧与导槽(18)的对应处纵向设置有第二搅拌纵叶(15),所述第二搅拌纵叶(15)的一端侧壁设置有与导槽(18)活动连接的导轴(19),同一组的两个第二搅拌纵叶(15)的相对一侧对称设置有盲孔(22),同一组的两个盲孔(22)之间共同活动连接有中间杆(21),所述中间杆(21)的两端与两个盲孔(22)内腔的末端之间对称设置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二搅拌纵叶(15)远离搅拌轴(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上均匀设置有第一搅拌纵叶(11),且呈上下设置的第一搅拌纵叶(11)之间设置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燃聚酰亚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4)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对搅拌轴(8)阻力进行调节的阻力调节机构,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搅拌轴(8)上端外侧的主动齿轮(24),所述顶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君华,吴晓霞,李士杰,金碧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汇顺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