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259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2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本技术包括自上而下布设的自密实混凝土垫层、挂网喷砼层和基岩,所述自密实混凝土垫层中设置有垫层钢筋和加长钢筋,还包括锚杆,所述锚杆是由竖直段和水平段呈90°弯折的一体结构,锚杆的竖直段垂直穿过挂网喷砼层插入基岩中,锚杆的水平段置于挂网喷砼层的上表面,锚杆的水平段与垫层钢筋和加长钢筋固定连接。本技术简化了堆石混凝土大坝抗滑结构施工工序,充分利用堆石混凝土坝坝体自密实混凝土垫层、垫层钢筋和锚杆,增大堆石混凝土坝垫层和基岩之间的抗滑力,保证岸坡垫层和基岩有效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堆石混凝土坝的设计中,为了提高坝体和岸坡基岩结合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常采用设置键槽、齿槽、锚筋等措施,提高坝体和基岩的抗滑力。这些措施即增加了施工成本也增加了施工工序和工程量。

2、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堆石混凝土坝坝体自身材料和工序工艺的抗滑结构,提高堆石混凝土坝的抗滑稳定性。堆石混凝土坝常先采用比坝体内部强度等级略高的自密实混凝土浇筑一层混凝土垫层,再于混凝土垫层上浇筑碾压混凝土等筑坝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点,细密复杂的钢筋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和施工便利性。岩质边坡锚杆也具有提高堆石混凝土坝阻滑抗拉的物理特性。垫层和锚杆均具有增加坝体抗滑稳定的可利用潜力。因此,基于堆石混凝土坝以上特点,需要对现有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的抗滑结构进行优化,合理设置堆石混凝土坝锚筋和垫层的结构,充分利用堆石混凝土坝坝体自密实混凝土垫层、垫层钢筋和锚杆,简化堆石混凝土大坝抗滑结构施工工序,控制成本造价,增大堆石混凝土坝垫层和基岩之间的抗滑力,保证岸坡垫层和基岩有效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其目的在于增大堆石混凝土坝垫层和基岩之间的抗滑力,保证岸坡垫层和基岩有效结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包括自上而下布设的自密实混凝土垫层、挂网喷砼层和基岩,所述自密实混凝土垫层中设置有垫层钢筋和加长钢筋,本技术还包括锚杆,所述锚杆是由竖直段和水平段呈90°弯折的一体结构,锚杆的竖直段垂直穿过挂网喷砼层插入基岩中,锚杆的水平段置于挂网喷砼层的上表面,锚杆的水平段与垫层钢筋和加长钢筋固定连接。

4、所述垫层钢筋为平面网状布设,垫层钢筋直径为24~32mm,垫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60~80mm。网状布设的垫层钢筋的相邻钢筋间距为20~25cm。

5、所述锚杆为预应力锚杆和/或非预应力锚杆,锚杆整体长度不小于4m,锚杆的直径为垫层钢筋直径的2/3~3/2。

6、所述锚杆水平段长度l0为锚杆总长度的1/10,且不小于0.4m,在锚杆水平段的弯折范围内,锚杆、加长钢筋和垫层钢筋焊接为一体。

7、所述加长钢筋平行架设于垫层钢筋上方,加长钢筋长度不小于40倍垫层钢筋的直径,加长钢筋与垫层钢筋的焊点不少于4个;所述加长钢筋的直径与锚杆直径相同,加长钢筋与锚杆的水平段焊点不少于2个。

8、所述基岩为弱风化层及以下微新风化层,凝聚力c>0.5mpa,基岩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9、所述自密实混凝土垫层由自密实混凝土和垫层钢筋浇筑而成,浇筑所用混凝土为自密实混凝土,厚度为1~2m。

10、所述挂网喷砼层的厚度d为5~15cm。

11、有益效果:

12、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充分利用了堆石混凝土坝坝体自密实混凝土垫层、垫层钢筋和锚杆,通过锚杆、加长钢筋和垫层钢筋的焊接结合,将坝体滑动力通过垫层传递到锚杆和基岩,由锚杆和基岩之间的粘结力进行抵消,提高材料利用率,控制成本造价,简化大坝抗滑结构施工工序,提高施工组织效率;本技术增加了堆石混凝土坝垫层和基岩之间的抗滑力,具有受力稳定、结构可靠的优点,保证岸坡垫层和基岩有效结合。

13、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包括自上而下布设的自密实混凝土垫层(4)、挂网喷砼层(6)和基岩(5),所述自密实混凝土垫层(4)中设置有垫层钢筋(2)和加长钢筋(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杆(1),所述锚杆(1)是由竖直段和水平段呈90°弯折的一体结构,锚杆(1)的竖直段垂直穿过挂网喷砼层(6)插入基岩(5)中,锚杆(1)的水平段置于挂网喷砼层(6)的上表面,锚杆(1)的水平段与垫层钢筋(2)和加长钢筋(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钢筋(2)为平面网状布设,垫层钢筋(2)直径为24~32mm,垫层钢筋(2)的保护层厚度为60~8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网状布设的垫层钢筋(2)的相邻钢筋间距为20~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为预应力锚杆和/或非预应力锚杆,锚杆(1)整体长度不小于4m,锚杆(1)的直径为垫层钢筋(2)直径的2/3~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水平段长度L0为锚杆(1)总长度的1/10,且不小于0.4m,在锚杆(1)水平段的弯折范围内,锚杆(1)、加长钢筋(3)和垫层钢筋(2)焊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钢筋(3)平行架设于垫层钢筋(2)上方,加长钢筋(3)长度不小于40倍垫层钢筋(2)的直径,加长钢筋(3)与垫层钢筋(2)的焊点不少于4个;所述加长钢筋(3)的直径与锚杆(1)直径相同,加长钢筋(3)与锚杆(1)的水平段焊点不少于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岩(5)为弱风化层及以下微新风化层,凝聚力C>0.5MPa,基岩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实混凝土垫层(4)由自密实混凝土和垫层钢筋(2)浇筑而成,浇筑所用混凝土为自密实混凝土,厚度为1~2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网喷砼层(6)的厚度d0为5~15c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包括自上而下布设的自密实混凝土垫层(4)、挂网喷砼层(6)和基岩(5),所述自密实混凝土垫层(4)中设置有垫层钢筋(2)和加长钢筋(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锚杆(1),所述锚杆(1)是由竖直段和水平段呈90°弯折的一体结构,锚杆(1)的竖直段垂直穿过挂网喷砼层(6)插入基岩(5)中,锚杆(1)的水平段置于挂网喷砼层(6)的上表面,锚杆(1)的水平段与垫层钢筋(2)和加长钢筋(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钢筋(2)为平面网状布设,垫层钢筋(2)直径为24~32mm,垫层钢筋(2)的保护层厚度为60~8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网状布设的垫层钢筋(2)的相邻钢筋间距为20~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下部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为预应力锚杆和/或非预应力锚杆,锚杆(1)整体长度不小于4m,锚杆(1)的直径为垫层钢筋(2)直径的2/3~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堆石混凝土坝垫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鹏明常亮周泽阳崔文轩冯英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