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后副车架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246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后副车架以及车辆,后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两个纵梁,前横梁和后横梁沿第一方向间隔开,两个纵梁沿第二方向间隔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两个纵梁均与前横梁连接,后横梁位于两个纵梁之间,且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连接,后横梁具有横梁顶壁,沿第二方向,横梁顶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纵梁连接,且横梁顶壁的端部具有缺口结构。通过在横梁顶壁的端部设置缺口结构,利用缺口结构处的局部变形实现应力转移效果,降低了横梁顶壁端部的应力集中风险,从而在不增加重量和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后横梁的疲劳强度,提高了后副车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后副车架以及具有该后副车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为提高后横梁疲劳强度,通常采用高强度材料、增加材料尺寸和受力面积避免应力集中、增加材料壁厚改善应力分布等方式,但会导致后副车架的重量增加,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提出一种车辆的后副车架,降低横梁顶壁端部的应力集中风险,提高后副车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与可靠性。

2、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后副车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两个纵梁,前横梁和后横梁沿第一方向间隔开,两个纵梁沿第二方向间隔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两个纵梁均与前横梁连接,后横梁位于两个纵梁之间,且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连接,后横梁具有横梁顶壁,沿第二方向,横梁顶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纵梁连接,且横梁顶壁的端部具有缺口结构。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后副车架,通过在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顶壁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段,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段连接在所述缺口结构的后边缘和所述后横梁的横梁后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第一倾斜段的内端至外端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段朝向所述后横梁的后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方向形成夹角α,20°≤α≤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顶壁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段,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段连接在所述缺口结构的后边缘和所述后横梁的横梁后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第一倾斜段的内端至外端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段朝向所述后横梁的后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方向形成夹角α,20°≤α≤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顶壁还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二倾斜段,沿第一方向,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帅臣王启睿谢志强司凯中杨延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