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云专利>正文

一种腕部灵活度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222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腕部灵活度康复训练装置,涉及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连接板的底部相对应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底座的内部且位于安装槽的相对应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安装块的相对应两侧均开设有内孔,所述固定块与内孔卡接,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座,所述手座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根据患者手掌的大小挑选相对应的手座并将其固定在底座上,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度,同时能够防止在训练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设备,具体为一种腕部灵活度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手腕灵活度与手部功能息息相关,手腕力量的大小对于维持日常训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手腕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手腕受伤或却缺乏运动均会导致手腕灵活度下降,此时则需要借助相应的康复训练装置进行手腕针对性训练。

2、根据申请号为202222277856.6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腕部灵活度康复训练装置,通过手肘座、滑座、底座、绑带、魔术贴以及粘板的配合,可起到支撑和固定手肘的效果,使得手肘可在训练过程中大致保持在静止状态,可防止训练过程中手肘代替手腕转动导致手腕运动不充分的问题,且在运动过程中,手肘座可配合手腕动作进行小幅度的移动,更符合人体运动规律,有利于提升此装置的使用舒适度。

3、但是上述专利在经过改进后,虽然能够对患者的手肘进行固定,但是不能够更换手座的大小,由于患者的手掌大小各部相同,佩戴不匹配的手座降低患者佩戴的舒适度,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腕部灵活度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腕部灵活度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卡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相对应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21),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凹槽(11)的底部相对应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块(21)与安装槽(12)卡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安装槽(12)的相对应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一(14),所述弹簧一(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5),所述安装块(21)的相对应两侧均开设有内孔(22),所述固定块(15)与内孔(22)卡接,所述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腕部灵活度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卡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相对应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21),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凹槽(11)的底部相对应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块(21)与安装槽(12)卡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且位于安装槽(12)的相对应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一(14),所述弹簧一(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5),所述安装块(21)的相对应两侧均开设有内孔(22),所述固定块(15)与内孔(22)卡接,所述连接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23),所述转轴(2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手座(24),所述手座(24)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3),所述转轴(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一(25),所述连接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杆一(26),所述连杆一(26)的外侧且位于连接板(2)内部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二(27),所述锥齿轮一(25)与锥齿轮二(27)啮合连接,所述连杆一(26)的顶部且位于连接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轮一(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腕部灵活度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腕带(31),所述腕带(31)位于手座(24)的顶部,所述手座(24)的顶部安装有掌套(32),所述手座(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指套(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云匡明月唐帮坤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