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拉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拉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214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力检测装置,包括轮胎固定组件,与轮胎固定组件相对设置的可移动的受力元件,所述受力元件可移动至轮胎内接触静音海绵的表面并使静音海绵产生形变;还包括与受力元件连接的第一感应元件,以及控制系统感应元件;当受力元件与静音海绵接触并使静音海绵产生形变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用于检测静音海绵因恢复形变产生的回弹力,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将第一感应元件检测的回弹力与控制系统中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静音海绵与轮胎内壁粘合质量的是否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移动的受力元件使静音海绵产生形变,从而通过与受力元件连接的拉力感应元件检测静音海绵因恢复形变产生的弹力,并与控制系统中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对比,该拉力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很容易的与现有的静音轮胎生产线融合实现静音轮胎的全自动化生产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静音轮胎中声音抑制件贴合检测的拉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静音轮胎是通过粘性胶料将声音抑制件(如静音海绵或静音泡沫等,以下仅以静音海绵为例进行说明)贴覆在轮胎内壁从而降低轮胎的空腔噪声。如果声音抑制件粘贴不牢固,则很容易发生脱落从而影响静音轮胎的吸音效果。目前轮胎生产厂家都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对静音海绵的表面向着远离轮胎内壁的方向拉扯从而判断静音海绵粘贴的是否合格,而靠人工手动操作没有固定标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确保静音海绵的贴合质量,并且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固定组件,与轮胎固定组件相对设置的可移动的受力元件,所述受力元件可移动至轮胎内接触静音海绵的表面并使静音海绵产生形变;还包括与受力元件连接的第一感应元件,以及控制系统感应元件;当受力元件与静音海绵接触并使静音海绵产生形变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用于检测静音海绵因恢复形变产生的回弹力,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将第一感应元件检测的回弹力与控制系统中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静音海绵与轮胎内壁粘合质量的是否合格。

2、优选地,所述受力元件为可开合的第一夹爪结构。

3、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爪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夹爪,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二夹爪,还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开合驱动源,所述第一开合驱动源的驱动端与第二夹爪连接。

4、优选地,所述受力元件为辊轮结构。

5、优选地,所述辊轮结构包括第二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辊轮轴,以及辊轮,所述辊轮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辊轮轴远离第二支架的一端。

6、优选地,还包括机架,可移动的设置于机架上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第一感应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受力元件连接。

7、优选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沿机架的竖直方向移动的滑架,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垂直移动驱动源,以及由垂直移动驱动源驱动的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滑架连接;还包括与滑架固定设置的连接架,以及固定设置于滑架上的水平移动驱动源,由水平移动驱动源驱动的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连接臂连接。

8、优选地,所述连接臂、受力元件以及第一感应元件分别为两组,两组连接臂分别与第二传动装置连接。

9、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连接臂上或独立设置于机架上的中部检测机构,所述中部检测机构包括导轨座,固定设置于导轨座上的拉伸驱动源,以及第二感应元件和第二夹爪结构,其中所述拉伸驱动源的驱动端通过安装板与第二感应元件连接,所述第二感应元件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与第二夹爪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感应元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安装板可移动的设置于导轨座上。

10、优选地,所述轮胎固定组件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上的若干挡辊组件,所述挡辊组件具有成对设置的挡辊;还包括与轮胎的胎侧垂直设置的可转动的辊筒,以及驱动辊筒旋转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固定设置于框架上。

11、优选地,所述轮胎固定组件还包括扩口机构,所述扩口机构具有沿轮胎两侧设置的多个可移动的扩口组件,所述扩口机构还包括同步驱动源以及由同步驱动源驱动的第五传动装置,若干所述扩口组件对称的设置于第五传动装置上。

12、优选地,所述扩口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支座,固定设置于支座上的扩口驱动源,所述扩口驱动源的驱动端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旋转辊和第二旋转辊,所述第一旋转辊沿呈竖直设置的轮胎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旋转辊沿呈竖直设置的轮胎的宽度方向设置。

13、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种拉力检测装置,通过可移动的受力元件与轮胎内部的静音海绵接触并使静音海绵产生形变,从而通过与受力元件连接的感应元件检测静音海绵因恢复形变产生的回弹力,并与控制系统中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静音海绵是否牢固的贴合于轮胎内壁。通过第一夹爪结构或辊轮结构从静音海绵的上表面或静音海绵的侧表面对静音海绵的两侧区域进行拉力检测,配合中部检测机构中的第二夹爪结构对静音海绵的中部区域进行拉力检测,实现对静音海绵的拉力测试,并通过辊轮结构实现对静音海绵两侧区域的全检拉力测试。通过该拉力检测装置实现了对粘合于轮胎内部的静音海绵的自动检测,且标准统一,可有效的确保静音海绵的粘合质量,并且操作效率高;该拉力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很容易的与现有的静音轮胎生产线融合实现静音轮胎的全自动化生产和检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固定组件,与轮胎固定组件相对设置的可移动的受力元件,所述受力元件可移动至轮胎内接触静音海绵的表面并使静音海绵产生形变;还包括与受力元件连接的第一感应元件,以及控制系统感应元件;当受力元件与静音海绵接触并使静音海绵产生形变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用于检测静音海绵因恢复形变产生的回弹力,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将第一感应元件检测的回弹力与控制系统中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静音海绵与轮胎内壁粘合质量的是否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元件为可开合的第一夹爪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夹爪,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二夹爪,还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开合驱动源,所述第一开合驱动源的驱动端与第二夹爪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元件为辊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结构包括第二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辊轮轴,以及辊轮,所述辊轮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辊轮轴远离第二支架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可移动的设置于机架上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第一感应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受力元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沿机架的竖直方向移动的滑架,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垂直移动驱动源,以及由垂直移动驱动源驱动的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滑架连接;还包括与滑架固定设置的连接架,以及固定设置于滑架上的水平移动驱动源,由水平移动驱动源驱动的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连接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受力元件以及第一感应元件分别为两组,两组连接臂分别与第二传动装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连接臂上或独立设置于机架上的中部检测机构,所述中部检测机构包括导轨座,固定设置于导轨座上的拉伸驱动源,以及第二感应元件和第二夹爪结构,其中所述拉伸驱动源的驱动端通过安装板与第二感应元件连接,所述第二感应元件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与第二夹爪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感应元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安装板可移动的设置于导轨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固定组件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上的若干挡辊组件,所述挡辊组件具有成对设置的挡辊;还包括与轮胎的胎侧垂直设置的可转动的辊筒,以及驱动辊筒旋转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固定设置于框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固定组件还包括扩口机构,所述扩口机构具有沿轮胎两侧设置的多个可移动的扩口组件,所述扩口机构还包括同步驱动源以及由同步驱动源驱动的第五传动装置,若干所述扩口组件对称的设置于第五传动装置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支座,固定设置于支座上的扩口驱动源,所述扩口驱动源的驱动端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旋转辊和第二旋转辊,所述第一旋转辊沿呈竖直摆放的轮胎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二旋转辊沿呈竖直摆放的轮胎的宽度方向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固定组件,与轮胎固定组件相对设置的可移动的受力元件,所述受力元件可移动至轮胎内接触静音海绵的表面并使静音海绵产生形变;还包括与受力元件连接的第一感应元件,以及控制系统感应元件;当受力元件与静音海绵接触并使静音海绵产生形变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用于检测静音海绵因恢复形变产生的回弹力,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将第一感应元件检测的回弹力与控制系统中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静音海绵与轮胎内壁粘合质量的是否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元件为可开合的第一夹爪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夹爪,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二夹爪,还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开合驱动源,所述第一开合驱动源的驱动端与第二夹爪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元件为辊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结构包括第二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架上的辊轮轴,以及辊轮,所述辊轮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辊轮轴远离第二支架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可移动的设置于机架上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第一感应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受力元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沿机架的竖直方向移动的滑架,还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垂直移动驱动源,以及由垂直移动驱动源驱动的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滑架连接;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刘永张安全朱经纬
申请(专利权)人:联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