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动机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207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发动机电加热装置,包括支撑单元,支撑单元一侧设有主副油箱供油转换控制单元、另一侧设有温控加热单元,主副油箱供油转换控制单元包括吸油管路系统和回油管路系统,吸油管路系统依次包括相连接的主油箱吸油管、主油箱吸油阀、吸油三通管、副油箱吸油阀,回油管路系统依次包括相连接的主油箱回油管、主油箱回油阀、回油三通管、副油箱回油阀,主油箱吸油管和主油箱回油管贯穿固设于支撑单元上并连接主油箱,副油箱吸油阀和副油箱回油阀自由端与副油箱相连接。主副油箱吸油阀开闭状态、主副油箱回油阀延迟切换开闭状态同步性高,使主油箱向副油箱切换供油时管路中残存的标号相对较高的柴油都返回主油箱中、使副油箱向主油箱切换供油时管路中残存的标号相对较低的柴油大部分返回副油箱中以节省成本,通过控制电路板实现回油延时设定,可避免或减少主副油箱中进油/回油同时切换过程中产生的混油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预热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电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1、柴油的标号越低(如-35号),低温时越不容易凝结,但价格也越高。为了降低成本,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多数车辆和动力设备通常尽可能使用标号相对较高的柴油做燃料(如0号)。然而同一标号(如0号或-10号)的柴油在白天可以正常使用,但到了晚上或者遇到恶劣天气气温骤降时就会凝结,导致柴油发动机油路堵塞无法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多种多样的为柴油发动机预热的设备,主要包括两种方案:一是采用电加热尿素管、油管、柴油滤杯等油路部件;二是利用发动机余热借助冷却液作介质循环加热油路和油箱。方案一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火灾,而且增加发动机供电系统的负荷甚至影响启动;方案二虽然较为安全可靠,但存在加热时间长,油箱、油路改装过程繁杂,焊接油箱很容易引发爆炸和火灾,改造后油路、热流循环转换阀门安装杂乱,容易出现故障,并且主副油箱供油回油转换操作同步性差,导致主副油箱中的燃油存在回油混淆现象,从而致使副油箱燃油质量下降速度快,需要频繁更换副油箱中的燃油,无形中增加汽车使用成本。为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发动机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Ⅰ)、主副油箱供油转换控制单元(Ⅱ)、温控加热单元(Ⅲ),所述的主副油箱供油转换控制单元(Ⅱ)包括设置于所述的支撑单元(Ⅰ)一侧面的吸油管路系统(4)和回油管路系统(5),所述的吸油管路系统(4)包括主油箱吸油管,所述的主油箱吸油管的出油端贯穿固设于支撑单元(Ⅰ)并与主油箱吸油阀(4-2)的进油端相连接,所述的主油箱吸油阀(4-2)的出油端与吸油三通管(4-3)的主油箱侧进油端相连接,所述的主油箱吸油阀(4-2)的控制端连接有用于控制驱动主油箱吸油阀(4-2)内部阀芯开启和关闭的驱动机构一(4-2a),所述的吸油三通管(4-3)的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发动机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ⅰ)、主副油箱供油转换控制单元(ⅱ)、温控加热单元(ⅲ),所述的主副油箱供油转换控制单元(ⅱ)包括设置于所述的支撑单元(ⅰ)一侧面的吸油管路系统(4)和回油管路系统(5),所述的吸油管路系统(4)包括主油箱吸油管,所述的主油箱吸油管的出油端贯穿固设于支撑单元(ⅰ)并与主油箱吸油阀(4-2)的进油端相连接,所述的主油箱吸油阀(4-2)的出油端与吸油三通管(4-3)的主油箱侧进油端相连接,所述的主油箱吸油阀(4-2)的控制端连接有用于控制驱动主油箱吸油阀(4-2)内部阀芯开启和关闭的驱动机构一(4-2a),所述的吸油三通管(4-3)的副油箱侧进油端与副油箱吸油阀(4-4)的出油端相连接,所述的吸油三通管(4-3)的出油端用于与柴油发动机相连接,所述的副油箱吸油阀(4-4)的进油端用于与副油箱相连接,所述的副油箱吸油阀(4-4)的控制端连接有用于控制驱动副油箱吸油阀(4-4)内部阀芯开启和关闭的驱动机构二(4-4a);所述的回油管路系统(5)包括主油箱回油管(5-6),所述的主油箱回油管(5-6)的进油端贯穿固设于支撑单元(ⅰ)并与主油箱回油阀(5-2)的出油端相连接,所述的主油箱回油阀(5-2)的进油端与回油三通管(5-3)的主油箱侧出油端相连接,所述的主油箱回油阀(5-2)的控制端连接有用于控制主油箱回油阀(5-2)内部阀芯开启和关闭的驱动机构三(5-2a),所述的回油三通管(5-3)的副油箱侧出油端与副油箱回油阀(5-4)的进油端相连接,所述的回油三通管(5-3)的进油端用于与柴油发动机相连接,所述的副油箱回油阀(5-4)的出油端用于连接副油箱,所述的副油箱回油阀(5-4)的控制端连接有用于控制驱动副油箱回油阀(5-4)内部阀芯开启和关闭的驱动机构四(5-4a),所述的温控加热单元(ⅲ)包括固设于所述的支撑单元(ⅰ)另一侧面的加热元件(8)和温度传感元件(9),所述的驱动机构一(4-2a)、驱动机构二(4-4a)、驱动机构三(5-2a)、驱动机构四(5-4a)、加热元件(8)和温度传感元件(9)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使用时,所述的支撑单元(ⅰ)固定于主油箱底部的预热装置嵌装孔内部,所述的主副油箱供油转换控制单元(ⅱ)位于主油箱底部外侧,且所述的主油箱吸油管、主油箱回油管(5-6)、加热元件(8)、温度传感元件(9)均位于主油箱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发动机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油箱吸油管上套接有吸油过滤组件(4-8),所述的副油箱吸油阀(4-4)的进油端通过y型过滤器(4-6)连接有副油箱吸油接管头(4-5),所述的副油箱回油阀(5-4)的出油端连接有副油箱回油接管头(5-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发动机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单元(ⅰ)包括接口法兰(1),所述的接口法兰(1)一侧面对应固设有两个垫块(3),两个所述的垫块(3)上端面搭接固设有控制板(2),所述的控制板(2)背离接口法兰(1)的一侧面设有控制电路板安装槽和位于控制电路板安装槽两侧的支撑块(2-4),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槽内部安装有所述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安装槽开口端固设有盖板(2-3),所述的接口法兰(1)设有垫块(3)的一侧面上还设有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的防水快插接头(6)和贯穿板体的放水接管头(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发动机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一(4-2a)、驱动机构二(4-4a)、驱动机构三(5-2a)、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庚殷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海莱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