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化床返料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流化床返料器及流化床。
技术介绍
1、现有流化床返料器通常立足于主要是解决流化床返料管串气、短路或者流动性不好等问题,但这种返料器无法有效改善或提升返料器循环倍率的作用。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存在因为煤质变化以及流化床系统负荷变化等原因导致返料器返料量偏少时,现有流化床返料器无法加强返料,导致系统的返料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流化床整体的运行效果。此外为达到较好的返料性能,现有返料器往往需要增加一定的返料高度,使设备框架往往比较高,不利于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流化床返料器,通过设置引射器,提高返料管内返料循环倍率,从而提高返料效率。一种流化床,采用流化床返料器,提高流化床的运行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流化床返料器,包括返料管,所述返料管上设置引射器,所述引射器包括引射通道和与返料管管腔重合的返料通道;所述引射通道穿过返料管的管壁,将外界与返料通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化床返料器,包括返料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管(1)上设置引射器,所述引射器包括引射通道和与返料管(1)管腔重合的返料通道;所述引射通道穿过返料管(1)的管壁,将外界与返料通道连通;所述引射通道包括引射进气口(50)和引射出气口(51),所述引射进气口(50)位于返料管(1)管壁的外侧,所述引射出气口(51)位于返料管(1)管壁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返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为内引射器,所述内引射器的返料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腔(40)、第二管腔(41)和第三管腔(42),所述第二管腔(41)的内径最小,所述第一管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化床返料器,包括返料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管(1)上设置引射器,所述引射器包括引射通道和与返料管(1)管腔重合的返料通道;所述引射通道穿过返料管(1)的管壁,将外界与返料通道连通;所述引射通道包括引射进气口(50)和引射出气口(51),所述引射进气口(50)位于返料管(1)管壁的外侧,所述引射出气口(51)位于返料管(1)管壁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返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为内引射器,所述内引射器的返料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腔(40)、第二管腔(41)和第三管腔(42),所述第二管腔(41)的内径最小,所述第一管腔(40)和第三管腔(42)的内径朝向远离第二管腔(41)的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返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为外引射器,所述外引射器的返料通道包括连通的上返料通道和下返料通道,所述上返料通道的返料管和下返料通道的返料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引射出气口(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化床返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通道内设置一体式的引射管,所述引射进气口(50)和引射出气口(51)分别位于引射管的两端;所述引射出气口(51)伸入至返料通道内,并位于第二管腔(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忠辉,潘峰,李耀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