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151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5
本申请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及其应用。超柔纱纺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棉工序;S2:开清棉工序;S3:梳棉工序;S4:精梳工序;S5:并条工序;S6:粗纱‑细纱工序;S7:络筒工序。本申请提供的纺纱工艺,可以有效克服了低捻度纱线的动态强力急剧下降,纱线断头增加难以连续生产以及毛羽等质量指标恶化的难点,保证了正常纺纱的效率;同时,在不增加大的改造设备投入的前提下,可以成功纺制低捻纱,能够在保证纺纱线和面料的柔软性、吸水吸湿性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表面光洁度、透气、力学强度、弹性以及耐用性等性能,具有十分优异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近些来,中国消费者们对于衣物的需求不再仅仅关注于色彩、款式和时尚等方面,而是对于衣物面料的柔软性、柔顺性以及吸湿排汗性更加重视,这使得部分厂家提前一步开始了对于柔软面料的开发与研究。除了常用的对于面料的柔顺助剂处理之外,在面料纺纱的工艺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超柔纱纺纱形式正是为此开发。

2、超柔纱纺纱是一种假捻纺纱,纱体蓬松,纤维松散,布料柔软。为了实现“柔软性”,除了对布料进行柔软剂处理外,行业内对纱线的捻度也提出了新的方案。通过采用捻度尽可能低的纱线来得到具有良好的“柔软性”的布料。通常,针织用棉纱线的捻系数为280~360,机织用棉纱线的捻系数为290~430,而当棉纱线的捻系数低于280时,属于特殊的低捻度纱线。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纺纱工艺条件下,在细纱工序纺纱段,低捻度纱线的动态强力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纺纱段纱线的动态张力大于其动态强力,进而造成纱线断头,难以继续生产,即使后续将纱线生产得出,也无法维持纱线的柔软性和吸湿性。此外,当纱线的捻度降低后,其成纱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选棉工序;S2:开清棉工序;S3:梳棉工序;S4:精梳工序;S5:并条工序;S6:粗纱-细纱工序;S7:络筒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丁二酸酐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3~4):(1~2):(0.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碳纤维,硝酸铁,2-氨基对苯二甲酸和乙酸的质量比为(3~4):(0.1~0.5):(0.2~0.4):(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包括以下步骤:s1:选棉工序;s2:开清棉工序;s3:梳棉工序;s4:精梳工序;s5:并条工序;s6:粗纱-细纱工序;s7:络筒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丁二酸酐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3~4):(1~2):(0.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碳纤维,硝酸铁,2-氨基对苯二甲酸和乙酸的质量比为(3~4):(0.1~0.5):(0.2~0.4):(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的直径为6~10μm;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6~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清棉工序:将混合纤维依次经过自动抓棉机,梳针开棉机和单打手成卷机处理;所述自动抓棉机的打手速度为500~60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柔瞬吸纱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梳针开棉机采用梳针打手作业;所述梳针开棉机的梳针打手速度为380~450r/min;所述单打手成卷机采用梳针打手作业;所述单打手成卷机的梳针打手速度为880~900r/min,卷罗拉的速度为9~1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柔瞬吸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全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纵之骋服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