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防洪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149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防洪墙,包括底座,底座的两侧分别有导流斜块,底座的顶部有收纳腔,收纳腔的前侧有驱动结构,收纳腔的后侧有防洪墙,防洪墙的内部两侧分别有可以抽拉的延伸板,收纳腔的中心处两侧分别有两组翻折结构,防洪墙的顶部两侧分别有两组释放结构,两个延伸板的顶部靠近防洪墙的一侧有容腔,容腔内分别有两组可以伸缩的固定结构。本技术不使用的时候转动杆反向旋转转动盘,使得防洪墙收纳于收纳腔内部,通过导流斜块使得车辆能够正常行驶,不需要搬运、拆卸和安装防洪墙,从而增加应急防洪的及时性,通过固定结构和释放结构的配合,使得延伸板能够拉出,不需要进行拼接,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洪墙,具体是一种水利防洪墙


技术介绍

1、目前,防洪墙做为常见的防洪防汛应急装置,已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室内停车场、地下停车场、仓库等场合,若有洪水发生时,将防洪墙设于室内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或仓库的入口处,以减小洪水漫过地基高度流入室内。

2、公开号cn218861455u的一种水利防洪墙,通过第一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卡杆、圆柱卡块和万向轮等结构的设计,不需要手动搬运防洪墙,只需要按动连接块,最后万向轮便会从底板底部的伸缩槽弹出,便可以推动防洪墙进行拼装防洪,当拼装好防洪墙后,沿着活动槽摆动连接杆,最后万向轮便会收缩回底板的内部,方便快捷,通过第一连接块、弹簧和第二连接块结构的设计,向下按动连接块,便可以使得卡杆自动卡住圆柱卡块,简单方便。此外,现有的防洪墙在使用中还具有以下缺点:

3、(1)现有的防洪墙无法收纳与底座的内部,从而需要工作人员来回搬运、拆卸和安装防洪墙,极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应急防洪的及时性;

4、(2)现有的防洪墙无法适用于不同场合的防洪作用,还需要工作人员对防洪墙进行拼接,拼接结构复杂,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安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水利防洪墙。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导流斜块,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前侧设有驱动结构,所述收纳腔的后侧设有防洪墙,所述防洪墙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可以抽拉的延伸板,所述收纳腔的中心处两侧分别设有两组翻折结构,所述防洪墙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两组释放结构,两个所述延伸板的顶部靠近防洪墙的一侧设有容腔,所述容腔内分别设有两组可以伸缩的固定结构,所述防洪墙的前侧顶部中心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一,两个所述滑槽一的内部滑动连接移动座二;

3、每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伸缩杆、弹簧和梯形块,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容腔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梯形块,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套接弹簧;

4、每组所述释放结构包括凸座、通槽和v形推杆,所述凸座的一侧设有通槽,所述v形推杆的一端铰接凸座,另一端伸入通槽内部。

5、进一步,每组所述翻折结构包括固定板、螺纹杆、移动座一、齿轮二和连接杆,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中间活动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前端穿过固定板与齿轮二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移动座一,所述移动座一的顶部铰接连接杆。

6、进一步,所述梯形块与通槽适配连接,两个所述延伸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把手,两个所述延伸板远离防洪墙的一侧固定连接密封垫。

7、进一步,: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动轴、齿轮一、转动盘和转动杆,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收纳腔内壁,另一端穿过收纳腔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远离转动轴的一端活动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轴的中心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齿轮一。

8、进一步,所述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部铰接移动座二。

9、进一步,所述防洪墙可完全收纳与收纳腔内部。

10、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1、1.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防洪墙,使用时通过转动杆正向旋转转动盘带动齿轮一进行旋转,通过齿轮一和齿轮二的啮合作用,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移动座一向前移动,从而完成防洪墙的翻折进而阻挡洪水,不使用的时候,通过转动杆反向旋转转动盘,使得防洪墙收纳于收纳腔内部,通过导流斜块使得车辆能够正常行驶,不需要搬运、拆卸和安装防洪墙,从而增加应急防洪的及时性;

12、2.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防洪墙,通过把手拉出延伸板,通过梯形块与通槽的配合,从而完成对延伸板的固定,通过密封垫,使得延伸板抵接两侧墙壁,从而有效防止水流进入,释放时按压v形推杆,将梯形块收纳进容腔内,脱离通槽的限位,通过把手将延伸板收纳进防洪墙内部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拼接,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防洪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导流斜块(7),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收纳腔(2),所述收纳腔(2)的前侧设有驱动结构(5),所述收纳腔(2)的后侧设有防洪墙(3),所述防洪墙(3)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可以抽拉的延伸板(4),所述收纳腔(2)的中心处两侧分别设有两组翻折结构(6),所述防洪墙(3)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两组释放结构(9),两个所述延伸板(4)的顶部靠近防洪墙(3)的一侧设有容腔,所述容腔内分别设有两组可以伸缩的固定结构(8),所述防洪墙(3)的前侧顶部中心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一(10),两个所述滑槽一(10)的内部滑动连接移动座二(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防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5)包括转动轴(501)、齿轮一(502)、转动盘(503)和转动杆(504),所述转动轴(501)的一端活动连接收纳腔(2)内壁,另一端穿过收纳腔(2)与转动盘(50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503)远离转动轴(501)的一端活动连接转动杆(504),所述转动轴(501)的中心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齿轮一(5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防洪墙,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翻折结构(6)包括固定板(601)、螺纹杆(602)、移动座一(603)、齿轮二(604)和连接杆(605),两个所述固定板(601)的中间活动连接螺纹杆(602),所述螺纹杆(602)的前端穿过固定板(601)与齿轮二(604)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602)的外壁螺纹连接移动座一(603),所述移动座一(603)的顶部铰接连接杆(6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防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二(604)与齿轮一(502)啮合连接,所述连接杆(605)的顶部铰接移动座二(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防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块(803)与通槽(902)适配连接,两个所述延伸板(4)的前侧固定连接把手,两个所述延伸板(4)远离防洪墙(3)的一侧固定连接密封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防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墙(3)可完全收纳于收纳腔(2)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防洪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导流斜块(7),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收纳腔(2),所述收纳腔(2)的前侧设有驱动结构(5),所述收纳腔(2)的后侧设有防洪墙(3),所述防洪墙(3)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可以抽拉的延伸板(4),所述收纳腔(2)的中心处两侧分别设有两组翻折结构(6),所述防洪墙(3)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两组释放结构(9),两个所述延伸板(4)的顶部靠近防洪墙(3)的一侧设有容腔,所述容腔内分别设有两组可以伸缩的固定结构(8),所述防洪墙(3)的前侧顶部中心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一(10),两个所述滑槽一(10)的内部滑动连接移动座二(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防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5)包括转动轴(501)、齿轮一(502)、转动盘(503)和转动杆(504),所述转动轴(501)的一端活动连接收纳腔(2)内壁,另一端穿过收纳腔(2)与转动盘(50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503)远离转动轴(501)的一端活动连接转动杆(504),所述转动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大鹏郭坤严翀陈晓君张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