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围总成及包括该侧围总成的车身、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146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5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侧围总成及包括该侧围总成的车身、车辆,旨在解决现有车辆的车身材料的利用率低,并且车身侧围的冲压难度和制造成本较高,无法满足侧围局部的造型需求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的侧围总成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A柱加强板和A柱外板,A柱加强板与A柱外板固定连接形成具有开口的空腔结构,开口位于侧围总成沿车身长度方向的前部。通过这样的设置,在不降低侧围强度的前提下,提高了A柱加强板和A柱外板的材料利用率,使车身的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得到控制,解决了侧围外板局部冲压开裂的技术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车身的造型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提供一种侧围总成及包括该侧围总成的车身、车辆


技术介绍

1、在车身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一方面要符合汽车行业的相关法规,达到行业要求的车身强度和安全性能,另一方面,还要简化车身结构,优化车身造型,最大限度地实现车身轻量化。

2、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身的侧围总成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既简化了各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又保证了车身的整体强度。

3、然而,现有车辆的车身材料的利用率低,并且车身侧围的冲压难度和制造成本较高,无法满足侧围局部的造型需求的技术问题。

4、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车辆的车身材料的利用率低,并且车身侧围的冲压难度和制造成本较高,无法满足侧围局部的造型需求的技术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侧围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包括沿所述车身宽度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a柱加强板和a柱外板,所述a柱加强板与所述a柱外板固定连接形成具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总成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A柱加强板和A柱外板,所述A柱加强板与所述A柱外板固定连接形成具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侧围总成沿所述车身长度方向的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加强板包括A柱上加强板和A柱下加强板,所述A柱外板包括A柱上外板和A柱下外板,所述A柱上加强板与所述A柱上外板固定连接形成A柱上边梁,所述A柱下加强板与所述A柱下外板固定连接形成A柱竖边梁,所述开口位于所述A柱上边梁与所述A柱竖边梁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加强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总成包括沿车身宽度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a柱加强板和a柱外板,所述a柱加强板与所述a柱外板固定连接形成具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侧围总成沿所述车身长度方向的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加强板包括a柱上加强板和a柱下加强板,所述a柱外板包括a柱上外板和a柱下外板,所述a柱上加强板与所述a柱上外板固定连接形成a柱上边梁,所述a柱下加强板与所述a柱下外板固定连接形成a柱竖边梁,所述开口位于所述a柱上边梁与所述a柱竖边梁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加强板的边缘具有第一翻边结构,所述a柱外板的边缘具有第二翻边结构,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与所述第二翻边结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总成,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男赵一鸣惠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