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分离器,具体为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
技术介绍
1、冷媒压缩机在运转的过程中,高压端的出口冷媒常含有大量的冷冻机油,为了保证压缩机不致流失机油,以及防止冷冻机油随着冷媒流向系统中影响冷凝器散热功能,及蒸发器的制冷效果,故必须装置油分离器,将冷冻机油及冷媒分离,然后由油分离器内部的浮球结构将冷冻油经回油管再受高低压差原理,强制会流至压缩机曲轴机箱,以保证压缩机不致缺油,并达到发挥最好的制冷效果。
2、由于油分离器的结构体型相对较大,一般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外部吊装设备进行长时间的吊装,来进行与其他设备结构连接组合,使得操作过程相对不便,并伴随一定程度安全风险,缺少稳定有效的结构支撑。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包括装配架组和防护组件,所述装配架组的侧表面设置有风扇机组,且装配架组的顶部放置有油分离机组,所述防护组件安装于油分离机组的侧表面,并且防护组件的底部连接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装配架组包括稳定桩、插榫、侧支架和接卯,所述稳定桩的左右两侧表面设置有插榫,且稳定桩左右两侧连接有侧支架,而且侧支架和插榫之间开设有接卯。
3、进一步的,所述插榫和侧支架均以稳定桩的垂直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且接卯的内表面结
4、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导温板、装置架、弹簧连杆和支撑架,所述导温板远离油分离机组的一侧安装有装置架,且装置架的内部上下两侧垂直安装有弹簧连杆,并且弹簧连杆的一端表面套接有支撑架。
5、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缓冲隔板、弹簧阻尼柱和阻尼伸缩柱,所述支撑架远离弹簧连杆的一端垂直安装有缓冲隔板,且缓冲隔板的上下两侧水平安装有弹簧阻尼柱,而且弹簧阻尼柱远离缓冲隔板的水平中轴线的一侧水平安装有阻尼伸缩柱。
6、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连杆和支撑架均以装置架的水平中轴线为对称轴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弹簧阻尼柱和阻尼伸缩柱均以缓冲隔板的水平中轴线为对称轴上下对称设置,且弹簧阻尼柱和阻尼伸缩柱远离缓冲隔板的一侧连接于装置架的一侧端表面。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第一调节轴、装配架和调节丝杆,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调节轴,且第一调节轴的顶部连接有装配架,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杆。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调节轴、支撑板和限位螺栓,所述调节丝杆的底部通过轴承连接安装有第二调节轴,且第二调节轴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而且支撑板的做与两侧垂直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轴与第二调节轴的结构相同,所述限位螺栓以支撑板的垂直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
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通过在油分离机组设置了装配架组,利用滑插结构的插榫和接卯的结构,使得侧支架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垂直安插于稳定桩的左右两侧,一方面可以为顶部设置的油分离机组提供稳定的结构支撑,另一方面通过结构的抬升以便于对油分离机组上下两端进行管路的连接设置,同时设置于整个装配架组侧表面的风扇机组,利用风扇机组的运作可以为结构抬高的油分离机组底部提供通风的作用,防止出现潮湿气导致油分离机组的下端出现损坏。
12、2、本技术,通过在油分离机组的侧表面所安装的防护组件,当油分离机组收到侧边的碰撞或是冲击时,会首先与缓冲隔板发生接触,此时缓冲隔板自身会吸收缓解一部分动力势能,同时利用支撑架连接于弹簧连杆一端的缓冲隔板,在受到碰撞后会压缩弹簧连杆的结构,通过弹簧连杆的结构收缩,从而进一步吸收缓解外部动力势能,与此同时水平连接于缓冲隔板和装置架之间的弹簧阻尼柱和阻尼伸缩柱,可以有效的利用自身结构的伸缩性,将外部的冲击进行最大程度的吸收并缓解,从而为油分离机组提供有效的外部结构的防护,另外导温板则是可以协助油分离机组的运作,将其表面的温度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以确保油分离机组的运作正常。
13、3、本技术,通过在防护组件的底部安装有支撑组件,其中利用第一调节轴和第二调节轴的结构设置,使得整个支撑组件具有双段结构的调节活动性,同时利用转动支撑柱底部螺纹连接的调节丝杆,使得两者之间的结构长度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从而协助装配架组在油分离机组底部两侧提供结构支撑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调节性,同时为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安装于第二调节轴底部的支撑板可以与地面进行最大程度的支撑贴合,并利用限位螺栓将支撑板钉在地面,从而保持最大程度的稳定性,以此改善油分离机组的运作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包括装配架组(1)和防护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组(1)的侧表面设置有风扇机组(2),且装配架组(1)的顶部放置有油分离机组(3),所述防护组件(4)安装于油分离机组(3)的侧表面,并且防护组件(4)的底部连接安装有支撑组件(5),所述装配架组(1)包括稳定桩(101)、插榫(102)、侧支架(103)和接卯(104),所述稳定桩(101)的左右两侧表面设置有插榫(102),且稳定桩(101)左右两侧连接有侧支架(103),而且侧支架(103)和插榫(102)之间开设有接卯(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榫(102)和侧支架(103)均以稳定桩(101)的垂直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且接卯(104)的内表面结构与插榫(102)的外表面结构相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4)包括导温板(401)、装置架(402)、弹簧连杆(403)和支撑架(404),所述导温板(401)远离油分离机组(3)的一侧安装有装置架(4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4)还包括缓冲隔板(405)、弹簧阻尼柱(406)和阻尼伸缩柱(407),所述支撑架(404)远离弹簧连杆(403)的一端垂直安装有缓冲隔板(405),且缓冲隔板(405)的上下两侧水平安装有弹簧阻尼柱(406),而且弹簧阻尼柱(406)远离缓冲隔板(405)的水平中轴线的一侧水平安装有阻尼伸缩柱(4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连杆(403)和支撑架(404)均以装置架(402)的水平中轴线为对称轴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弹簧阻尼柱(406)和阻尼伸缩柱(407)均以缓冲隔板(405)的水平中轴线为对称轴上下对称设置,且弹簧阻尼柱(406)和阻尼伸缩柱(407)远离缓冲隔板(405)的一侧连接于装置架(402)的一侧端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支撑柱(501)、第一调节轴(502)、装配架(503)和调节丝杆(504),所述支撑柱(50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调节轴(502),且第一调节轴(502)的顶部连接有装配架(503),所述支撑柱(501)的下端内部螺纹连接有调节丝杆(5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还包括第二调节轴(505)、支撑板(506)和限位螺栓(507),所述调节丝杆(504)的底部通过轴承连接安装有第二调节轴(505),且第二调节轴(505)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板(506),而且支撑板(506)的做与两侧垂直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50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轴(502)与第二调节轴(505)的结构相同,所述限位螺栓(507)以支撑板(506)的垂直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包括装配架组(1)和防护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组(1)的侧表面设置有风扇机组(2),且装配架组(1)的顶部放置有油分离机组(3),所述防护组件(4)安装于油分离机组(3)的侧表面,并且防护组件(4)的底部连接安装有支撑组件(5),所述装配架组(1)包括稳定桩(101)、插榫(102)、侧支架(103)和接卯(104),所述稳定桩(101)的左右两侧表面设置有插榫(102),且稳定桩(101)左右两侧连接有侧支架(103),而且侧支架(103)和插榫(102)之间开设有接卯(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榫(102)和侧支架(103)均以稳定桩(101)的垂直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且接卯(104)的内表面结构与插榫(102)的外表面结构相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4)包括导温板(401)、装置架(402)、弹簧连杆(403)和支撑架(404),所述导温板(401)远离油分离机组(3)的一侧安装有装置架(402),且装置架(402)的内部上下两侧垂直安装有弹簧连杆(403),并且弹簧连杆(403)的一端表面套接有支撑架(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4)还包括缓冲隔板(405)、弹簧阻尼柱(406)和阻尼伸缩柱(407),所述支撑架(404)远离弹簧连杆(403)的一端垂直安装有缓冲隔板(405),且缓冲隔板(405)的上下两侧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嘉永,曹尹祯,陈昶维,卢明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鸿纬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