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部件内壁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1100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2
本技术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状部件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对称固定有手柄,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固定板的另一侧设有安装杆,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内部并与安装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安装杆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套管,套管的右端外侧设有推动组件。本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收缩,控制固定柱朝向套管方向移动,即可使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转动,并推动活动块在横杆外侧跟随固定柱同步同向移动,即可控制多组打磨抛光组件向外同步移动展开,直至多个打磨片均与管状部件的内壁抵触贴合,从而使该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内径的管状部件抛光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管状部件内壁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1、管状外形的金属工件是一种常见的、用途广泛的加工件,可当做管道用于液体输送使用,在管状工件的加工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管状工件安装连接的密封效果,因此需要使用抛光装置对管状部件的管口处进行打磨抛光。

2、在公开号为cn21964955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轴套内壁抛光装置,移动汇聚管,然后带动环套进行移动,然后环套推动伸缩弹簧进行回缩,然后回缩至阻尼器的位置,抛光棒插入轴套内部,汇聚管贴合在轴套一侧开口处,抛光棒对轴套内部进行抛光时,启动泵机,汇聚管和固定圈内部会有吸力,通过吸口将抛光产生的金属细屑吸入,然后输入储存箱内部,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吸尘,对废屑进行集中;

3、经检索现有技术,并与实际管状部件的生产加工所遇到的切实问题相结合,发现上述装置在抛光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缺陷和不足之处:上述对比文件中所提出的抛光装置不便于适用于多种内径规格的管状部件进行内壁抛光使用,而且不具有更高效的抛光手段,抛光处理耗时长,影响部件的加工效率。因此,急需对现有的管状部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状部件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两端对称固定有手柄(2),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3),固定板(1)的另一侧设有安装杆(4),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1)内部并与安装杆(4)的右端固定连接,安装杆(4)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套管(5),套管(5)的右端外侧设有推动组件(6),套管(5)的左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段固定连接有固定柱(8),固定柱(8)的外侧呈环形分布有三组打磨抛光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部件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4)的外壁前后对称设有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部件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两端对称固定有手柄(2),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3),固定板(1)的另一侧设有安装杆(4),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1)内部并与安装杆(4)的右端固定连接,安装杆(4)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套管(5),套管(5)的右端外侧设有推动组件(6),套管(5)的左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的伸缩段固定连接有固定柱(8),固定柱(8)的外侧呈环形分布有三组打磨抛光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部件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4)的外壁前后对称设有凸出部,其凸出部与套管(5)卡合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部件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6)包括第一锥型齿(61)、第二锥型齿(62)、支架(63)、推杆(64)和安装环(65),第一锥型齿(61)固定套设在安装杆(4)的右端外侧,第一锥型齿(61)的前后两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型齿(62),第二锥型齿(62)转动安装在支架(63)的左端,支架(63)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焊接固定,所述第二锥型齿(62)背离支架(6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推杆(64),推杆(64)的另一端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耀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辉耀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