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点的应用以及基于碳点的抗真菌滴眼液、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097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纳米医用材料领域,公开一种碳点的应用以及基于碳点的抗真菌滴眼液、制备方法。一种碳点在制备抗真菌滴眼液中的应用。百分比以mg/mL计,所述抗真菌滴眼液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碳点2.5~5%、pH调节剂和渗透压调节剂,余量为注射用水;其中,pH调节剂调节滴眼液的pH至4.3~6.5,渗透压调节剂调节滴眼液的渗透压至330±3.2 mOsm/kg。称取碳点,加入溶解当量的注射用水,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注射用水定容,添加pH调节剂和渗透压调节剂调节pH及渗透压,灭菌,即得目标抗真菌滴眼液。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使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渗透效率和抗真菌活性,缩短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滴眼液具有眼部药物安全性,在体内体外均有优异的抗真菌效果,并在体内展现出优异临床一线用药(伏立康唑)的疗效;本发明专利技术滴眼液生产成本低廉,工序简单,产率较高,经济效益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纳米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点的应用以及基于碳点的抗真菌滴眼液、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性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尖孢镰刀菌、曲霉菌)感染角膜引起的眼病。如果治疗不及时,这种眼部感染会迅速发展,导致预后不良和严重的视力损害。目前,临床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常用滴眼液进行眼局部给药,但是,现有的用于滴眼液的抗真菌药物存在水溶性差和稳定性差等局限性。此外,由于眼屏障的固有屏障作用,市售抗真菌剂通过眼睛局部给药的利用率受到限制,再加上药物在给药后30秒内被泪液大量快速清除,导致药物的角膜生物利用度通常低于5 %。同时,耐药菌株的出现导致常规抗真菌眼药水对角膜炎患者无效,治疗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如何克服眼部给药屏障、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微生物耐药性以及提高眼部靶组织的药物浓度,一直是药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也是眼科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角膜屏障、减少传统滴眼液带来的微生物耐药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碳点的应用以及基于碳点的抗真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点在制备抗真菌滴眼液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点在制备抗真菌滴眼液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碳点按下述制备过程制备获得:

3.一种基于碳点的抗真菌滴眼液,其特征在于:百分比以mg/mL计,所述抗真菌滴眼液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碳点2.5~5%、pH调节剂和渗透压调节剂,余量为注射用水;其中,pH调节剂调节滴眼液的pH至4.3~6.5,渗透压调节剂调节滴眼液的渗透压至330±3.2 mOsm/kg。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碳点的抗真菌滴眼液,其特征在于,碳点按下述制备过程制备获得:

5.一种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碳点的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点在制备抗真菌滴眼液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点在制备抗真菌滴眼液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碳点按下述制备过程制备获得:

3.一种基于碳点的抗真菌滴眼液,其特征在于:百分比以mg/ml计,所述抗真菌滴眼液由下述原料制备而成:碳点2.5~5%、ph调节剂和渗透压调节剂,余量为注射用水;其中,ph调节剂调节滴眼液的ph至4.3~6.5,渗透压调节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果张俊杰陈会营栗占荣梁珍夏慧芸何继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