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040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盒,属于电器元件技术领域。传统接线盒压接容易出现线端松动、脱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弹性件、导电片、抵接件和扣件,弹性件中部转动安装在壳体内,并以中部转轴为中心向壳体内水平两侧反向内凹形成反曲段;抵接件与反曲段内凹面、直线延伸段间形成压线空间,在反曲段的张力作用下,弹性件的直线延伸段具有向槽口运移的趋势;扣件与靠近反曲段中部的内凹面间形成对线端进行夹持的夹持空间,且通过控制抵接件来调节压线空间的间隙增大或减小时,夹持空间能够在抵接件的带动下同步调节夹持空间的间隙增大或减小,以此形成缩小针对待接线端夹持的夹持空间间隙的功能,实现对待接线端的牢固夹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元件,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盒


技术介绍

1、接线盒为连接电线的电器元件,在电力线缆敷设传输过程中起到稳定转接、中继以及连接点的防护作用。

2、常用的接线盒主要包括盒体、导电铜片以及压接部,压接部常规设置为压接弹片或接线柱,通过紧固螺丝推动弹片挤压两待接线端压接在导电铜片上或压接在两个接线柱上,以实现电性连接的功能。

3、然而上述接线盒的压接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待接线条临近接线盒具备局部架空的状态时或待接线条受到敷设场景外界因素的影响抖动时,内侧压接端容易出现松动、脱线的问题发生,一旦待接线端脱落容易对临近物体放电并产生火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造成设备宕机,影响供电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接线盒压接容易出现线端松动、脱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接线盒。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接线盒,包括壳体,壳体水平两端具有入线的槽口,还包括:贯穿两侧槽口的弹性件,弹性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盒,包括壳体(10),壳体(10)水平两端具有入线的槽口(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曲段内凹面对向的壳体(10)一角为倾斜设置的基面(11),抵接件(40)包括被配置在壳体(10)内的伸缩驱动部以及与伸缩驱动部转动配装的呈V型的压接部,伸缩驱动部包括贯穿设置在基面(11)上的螺丝(43),螺丝(43)端部通过定位环(431)转动安装在基面(11)上设有的旋转槽(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部还包括呈C型的滑座(41),垂直于基面(11)的壳体(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盒,包括壳体(10),壳体(10)水平两端具有入线的槽口(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曲段内凹面对向的壳体(10)一角为倾斜设置的基面(11),抵接件(40)包括被配置在壳体(10)内的伸缩驱动部以及与伸缩驱动部转动配装的呈v型的压接部,伸缩驱动部包括贯穿设置在基面(11)上的螺丝(43),螺丝(43)端部通过定位环(431)转动安装在基面(11)上设有的旋转槽(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部还包括呈c型的滑座(41),垂直于基面(11)的壳体(10)内上下面对称设有双滑轨(16),滑座(41)的侧板滑动设于双滑轨(16)上,螺丝(43)的内侧端贯穿滑座(41)并与滑座(41)螺纹配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部包括连接板(42)和挤压板(44),连接板(42)一端与滑座(41)开口端转动连接,连接板(42)一端还设有让位槽(421),连接板(42)另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圆盘(422),挤压板(44)呈哨型,挤压板(44)的柱形端转动卡装在两个圆盘(422)间,挤压板(44)的方形端上下对称连接有导向杆(45),壳体(10)内上下面对称设有平行于基面(11)的导向槽(14),导向杆(45)插装在导向槽(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线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礁王伟林科迪陈蕾王丙辉陈卓哲陈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启明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