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网络传输,涉及网络传输技术,具体是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公告号为cn108322773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卡绑定的自适应网络带宽实时数据流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与服务端连接,建立传输子通道;根据总带宽,自适应调整需发送的数据流大小;将数据流拆分成若干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包,并写入到发送窗口中;检测被调度的子通道是否为空闲状态,若为空闲状态,从发送窗口中取一个数据包传输,否则判断是否发送超时,若超时,由其他子通道优先发送该数据包,否则继续发送;检测当前子通道是否满载,若满载,则调度下一个传输子通道,直至调度完所有的子通道。本专利技术采用多卡进行传输,减小网络拥塞,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具有低延时、高流畅度、高清晰的画面传输效果,提高了视频播放的效果。
2、随着5g时代的到来,其高带宽、低时延的特点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体验。然而,在实际应用中,5g网络覆盖尚未全面,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或特定环境下,4g网络仍然是数据传输的主要承载方式;4g与5g属于不同的传输网络;上述传输方法实现了在同一传输网络下的传输信息在各个传输信道中的自适应数据传输;难以在不同传输网络中进行自适应数据传输,导致在多传输网络的多sim卡传输效率降低。
3、因此需要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获取各个sim卡对应传输网络的网络参数;以及所需传输的传输数据;
4、步骤二:根据网络参数和传输数据生成可用传输网络;
5、步骤三:获取可用传输网络中各个空闲传输通道的实时传输参数;
6、步骤四:将实时传输参数输入智能评价模型得到对应空闲传输通道的综合评价;所述智能评价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得到;
7、步骤五:基于综合评价生成可用传输通道;
8、步骤六:基于传输数据总量和综合评价生成传输数据包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通道;
9、步骤七:将传输数据包通过其对应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传播。
10、本申请通过各个sim对应传输网络的网络参数,根据网络参数和传输数据生成可用传输网络;获取可用传输网络中各个空闲传输通道的实时传输参数;根据实时网络参数生成对应空闲传输通道的综合评价;基于综合评价生成可用传输通道;基于传输数据总量和综合评价生成传输数据包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通道;将传输数据包通过其对应的数据传输通道进行传播;选择不同传输网络中性能最优最适合此时传输数据的传输通道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实现了在多卡情况下不同传输网络中传输数据进行自适应传输;增加了多sim卡多传输网络的数据传输效率。
11、优选的,所述根据网络参数和传输数据生成可用传输网络,包括:
12、获取传输数据的传输总量标记为sz;提取各个网络参数中的网络覆盖面积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标记为wfk;提取各个网络参数中的网络速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标记为wsk;提取各个网络参数中的网络稳定性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标记为wwk;以及各个传输网络的单位传输费用cfk;
13、通过公式wpk=γ1×wfk+γ2×wsk+γ3×wwk+γ4×exp(-sz×cfk)计算得到编号为k的传输网络对应的网络评分wpk;γ1、γ2、γ3和γ4为权重系数;
14、判断是否存在网络评分大于网络评分阈值的传输网络;
15、是,则将对应的传输网络标记为可用传输网络;
16、否,则选取网络评分最高的传输网络标记为可用传输网络。
17、优选的,所述智能评价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得到,包括:
18、获取若干传输参数,以及基于各个传输参数得到的对应空闲传输通道的综合评价;将所述传输参数和其对应的综合评价整合成若干训练数据和检验数据;
19、使用训练数据对人工智能模型进行训练;使用检验数据对人工智能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到输入为传输参数,输出为综合评价的智能评价模型;其中,传输参数与实时传输参数的数据类型相同,人工智能模型包括bp神经网络模块和rbf神经网络模型。
20、优选的,基于各个传输参数得到的对应空闲传输通道所述综合评价,包括:
21、获取传输参数中的若干参数数据和其对应的参数类型;将所有参数类型为正向参数的参数数据进行排序并标记为zci;将所有参数类型为负向参数的参数数据进行排序并标记为fcj;
22、通过公式zh=∑[αi×exp(-bzci/zci)]+∑[βj×exp(-fcj/bfcj)]计算得到所述传输参数对应空闲传输通道的综合评价zh;其中,αi和βj为权重系数;bzci为编号为i的正向参数对应参数数据的标准参数数据;bfcj为编号为j的负向参数对应参数数据的标准参数数据;i为正向参数的编号,且i=1,2,…,n;n为正向参数的总数;j为负向参数的编号,且j=1,2,…,m;m为负向参数的总数。
23、优选的,根据综合评价生成所述可用传输通道,包括:
24、获取各个可用传输网络对应的sim卡数量;
25、获取对应可用传输网络中各个空闲传输通道的综合评价,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26、判断空闲传输通道的数量是否大于对应传输网络下sim卡数量;
27、是,则根据综合评价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与对应sim卡数量的空闲传输通道标记为可用传输通道;
28、否,则将对应传输网络中的所有空闲传输通道标记为可用传输通道。
29、优选的,所述基于传输数据总量和综合评价生成传输数据包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
30、获取可用传输通道对应的综合评价;获取综合评价最高的可用传输通道标记为最优传输通道;获取传输数据通过所述最优传输通道的传输时间;
31、判断所述传输时间是否大于拆分时间阈值;
32、是,则根据综合评价将传输数据拆分成若干分传输数据包;
33、否,则将所述传输数据打包成单传输数据包,将所述最优传输通道标记为数据传输通道;所述传输数据包包括分传输数据包和单传输数据包。
34、优选的,根据综合评价将传输数据拆分成若干所述分传输数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参数和传输数据生成可用传输网络,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评价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得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综合评价生成所述可用传输通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各个传输参数得到的对应空闲传输通道所述综合评价,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传输数据总量和综合评价生成传输数据包和对应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综合评价将传输数据拆分成若干所述分传输数据包,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数据中的分传输数据包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参数和传输数据生成可用传输网络,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评价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得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综合评价生成所述可用传输通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g结合4g的多卡捆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各个传输参数得到的对应空闲传输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勇,徐佩霞,夏同飞,邵善阳,汤才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睿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