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的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013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25 00:2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的组装结构,包括:主安装板和副安装板,所述主安装板两侧对称开设主滑槽,主滑槽顶部开设贯穿槽,且主滑块滑动连接在主滑槽内,而主滑块上表面相对贯穿槽的位置对应连接定位柱,同时主夹板通过主滑块滑动连接在主安装板的侧面,所述副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主安装板,而副安装板侧面开设副滑槽,副滑槽内滑动连接副滑块,副滑块固定连接副夹板,且副夹板和主夹板之间固定连接锂电池柱。本技术通过主安装板、固定螺栓、副安装板、定位板、副夹板和主夹板的配合,使得该组装结构能够便捷的固定多组锂电池柱,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相邻锂电池柱之间的间距,提高该组装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组装,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1、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在锂电池一起组装放置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到锂电池组装结构,对锂电池进行组装,目前的锂电池组装是通过设置外壳和上盖,该上盖采用扣合式安装于外壳;装配时,直接利用弹臂扣在扣合凹位中即可完成上盖和外壳之间的装配;但是该锂电池组装结构,存在对锂电池拿取不方便的情况,即,锂电池从壳体的上侧放入到壳体的内部,拿取时也是从壳体上侧拿出,由于壳体的内腔空间有限,使得工作人员的双手难以伸到壳体的内部,并且多组锂电池在组装的过程中,彼此的间距无法进行便捷的调节,既会影响锂电池的实际组装数量,也不利于锂电池在组装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锂电池数量分布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锂电池的组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锂电池的组装结构,包括:主安装板和副安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的组装结构,包括:主安装板(9)和副安装板(11),外壳(2)上表面固定连接顶盖(1),且外壳(2)内活动连接锂电池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安装板(9)两侧对称开设主滑槽,主滑槽顶部开设贯穿槽,且主滑块(7)滑动连接在主滑槽内,而主滑块(7)上表面相对贯穿槽的位置对应连接定位柱(6),同时主夹板(8)通过主滑块(7)滑动连接在主安装板(9)的侧面,并且定位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安装板(9)的上表面,所述副安装板(1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主安装板(9),而副安装板(11)侧面开设副滑槽,副滑槽内滑动连接副滑块(15),副滑块(15)固定连接副夹板(10),且副夹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的组装结构,包括:主安装板(9)和副安装板(11),外壳(2)上表面固定连接顶盖(1),且外壳(2)内活动连接锂电池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安装板(9)两侧对称开设主滑槽,主滑槽顶部开设贯穿槽,且主滑块(7)滑动连接在主滑槽内,而主滑块(7)上表面相对贯穿槽的位置对应连接定位柱(6),同时主夹板(8)通过主滑块(7)滑动连接在主安装板(9)的侧面,并且定位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安装板(9)的上表面,所述副安装板(1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主安装板(9),而副安装板(11)侧面开设副滑槽,副滑槽内滑动连接副滑块(15),副滑块(15)固定连接副夹板(10),且副夹板(10)和主夹板(8)之间固定连接锂电池柱(3),同时外壳(2)内的底部通过弹簧滑动连接辅助板(4),而外壳(2)内相对主安装板(9)两端端面的位置对应开设嵌合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安装板(9)呈长条形结构,主安装板(9)两侧对称开设的两组主滑槽均呈长方形结构,且主安装板(9)和主滑槽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截面呈工字形结构,同时主安装板(9)的长度大于副安装板(1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安装板(9)上表面开设的贯穿槽呈长条形结构,贯穿槽和主滑槽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截面呈b形结构,且贯穿槽和主滑槽的长度均小于主安装板(9)的长度,同时主安装板(9)两端与嵌合槽的尺寸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夹板(8)呈凹字形结构,主夹板(8)的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佩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柏灵太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