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铅冰铜熔炼,具体涉及一种铅冰铜熔炼转炉。
技术介绍
1、冰铜又称铜锍,是提炼粗铜的中间产物和原料,铜的冶炼分火法与湿法两种,火法是将铜矿破碎、浮选、烧结、造块成铜精矿,含铜10%~35%,与熔剂一起送入反射炉或鼓风炉中,在高温(1550~1600℃)下进行氧化、脱硫和去除杂质,获得含铜35%~50%的冰铜;湿法是在常温、常压或高压下用溶剂(稀硫酸)使铜从矿石中浸出,从浸出液中去除杂质,铜便沉淀出来。
2、综上,在使用湿法对冰铜进行提炼时,炉内会产生渣滓,目前对于渣滓的清理方式通过在其内部添加活动的刮板将渣滓推送至排渣口内进行排渣,但是在炉内设置刮板会占据炉内空间,并且刮板在推送渣滓至排渣口处时,溶液中渣滓在水流的运动下会流动至刮板刮铲后的区域内,导致渣滓依然会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铅冰铜熔炼转炉。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铅冰铜熔炼转炉,包括:
4、动力箱;
5、底座,其可转动的设置在动力箱的上方;
6、倾斜组件,其设置在动力箱和底座之间,用于驱使底座倾斜;
7、两个支撑柱,其固定在底座顶部的两侧;
8、两个转动轴,其通过两个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柱相对的一侧上;
9、转炉本体,其固定在两个转动轴之间;
10、驱动组件,其设置在底座和转炉本体之间,用于驱动转炉本体转动;
11、进料管,
12、排液管,其连通在转炉本体底部的一侧;
13、排渣管,其连通在转炉本体底部的另一侧;
14、其中,倾斜组件包括固定在动力箱顶部左侧且前后分布的两个第一连接座、固定在底座底部左侧且通过转轴与两个第一连接座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座、固定在底座底部右侧且前后分布的两个第三连接座、开设在动力箱顶部右侧且前后分布的两个通槽、在可升降的设置在通槽内且通过转轴与两个第二连接座转动连接的驱动杆、设置在动力箱内用于驱动驱动杆升降的动力组件及设置在动力箱内用于限位驱动杆在左右位移过程中保持竖直的限位组件。
15、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中部上的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及固定在转炉本体外部且与齿轮啮合的齿环。
16、进一步地,动力组件包括固定在动力箱内顶壁上的第二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的螺杆、固定在动力箱内且前后分布的两个滑杆、套设在螺杆和滑杆外部的活动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驱动杆底端上且与搭接在活动板顶部上的滚轮及固定在螺杆底端上的挡块,所述活动板与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
17、进一步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动力箱内顶壁上且位于两个驱动杆前后两侧的四个固定板、开设在四个固定板上的滑槽、套设在两个驱动杆外部的限位槽板及固定在限位槽板两侧且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四个滑板。
18、进一步地,转炉本体内位于排液管上端口处固定有隔板,且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水孔。
1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在使用时,当熔炼结束后,通过第二电机的正反转带动螺杆进行正反转,由于活动板与螺杆螺纹连接,并且活动板套设在滑杆外部,因此螺杆的转动带动活动板上下移动,先通过活动板向下移动,此时搭接在活动板上的滚轮带着驱动杆向下移动的同时在活动板上向左侧移动,此时限位组件中限位槽板对驱动杆进行限位,使得驱动杆只能够上下移动,同时通过滑板在固定板上的滑槽内滑动,使得驱动杆能够随着滚轮向左侧移动的同时进行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底座向下小角度倾斜,使得排液管的位置低于排渣管的位置,此时在隔板上的通水孔的阻挡下,留在转炉本体内,熔炼后的溶液排出,当溶液排干净后,再通过活动板向上移动,使得底座向上小角度倾斜,使得排渣管的位置低于排液管的位置,将转炉本体内的渣滓从排渣管内排出。
21、2、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齿轮进行转动,由于齿轮与转炉本体表面的齿环啮合,因此齿轮的转动电动齿环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炉本体进行转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冰铜熔炼转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冰铜熔炼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固定在底座(2)中部上的第一电机(71)、固定在第一电机(71)输出轴上的齿轮(72)及固定在转炉本体(6)外部且与齿轮(72)啮合的齿环(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冰铜熔炼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1)包括固定在动力箱(1)内顶壁上的第二电机(111)、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111)输出轴固定的螺杆(112)、固定在动力箱(1)内且前后分布的两个滑杆(113)、套设在螺杆(112)和滑杆(113)外部的活动板(11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驱动杆(35)底端上且与搭接在活动板(114)顶部上的滚轮(115)及固定在螺杆(112)底端上的挡块(116),所述活动板(114)与螺杆(112)的表面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冰铜熔炼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2)包括固定在动力箱(1)内顶壁上且位于两个驱动杆(35)前后两侧的四个固定板(121)、开设在四个固定板(121)上的滑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冰铜熔炼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本体(6)内位于排液管(9)上端口处固定有隔板(13),且所述隔板(1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冰铜熔炼转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冰铜熔炼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固定在底座(2)中部上的第一电机(71)、固定在第一电机(71)输出轴上的齿轮(72)及固定在转炉本体(6)外部且与齿轮(72)啮合的齿环(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冰铜熔炼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1)包括固定在动力箱(1)内顶壁上的第二电机(111)、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111)输出轴固定的螺杆(112)、固定在动力箱(1)内且前后分布的两个滑杆(113)、套设在螺杆(112)和滑杆(113)外部的活动板(11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驱动杆(35)底端上且与搭接在活动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贤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荆冶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