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工质联产碳酸盐热能低温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9700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CO↓[2]工质联产碳酸盐热能低温发电装置。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燃料,导电离子为OH,在碱性介质中,因吸收CO↓[2]生成碳酸盐,CO↓[2]+2OH→CO↓[3]+H↓[2]O,工作时,排出电极反应产生的水和热量,用其热能加温CO↓[2]工质联产发电。工作温度50-80℃,压力常压,用余热加温CO↓[2]工质,五十度以上超临界,膨胀作功推动汽轮机发电,CO↓[2]系统压力高,气化温度低,蒸发潜力大,容积流量小,不腐不燃,无毒无味,具有其它工质无法比拟的优点,联产发电产生环保节能的良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02工质联产碳酸盐热能低温发电装置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属新能源领域的发电技术,尤其是一种co2 工质联产碳酸盐热能低温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世界上最大的热点是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全球最大的创新是在 能源领域的突破,人类最大的希望是不再依赖石油和煤。开发新能源是可 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燃料,导电离子为OH,在碱性介质中,因吸收C02生成碳酸盐,C02+20H —C03+H20,工作时,排出电极反应产生的水和热量,用其热能加温C02 工质联产发电。参阅附图解释氢气进入口 (1)、阳性电极(2)连接氢氧 根离子(3)连接阴极(4),氧气入口 (5)、排出热水(6)、 C02工质管道 (7)连接换热器(8),通过C02增压器(9)进入汽轮机(10),带动发电 机(11) C02冷凝器(12)连接C02循环泵(13),工质进入再循环,由碱 性氢氧燃料电池产生的热能加温C02发电的联产结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工艺技术简便,操作生产安全,充分利用余热, 废气成为资源。工作温度50—8(TC,压力常压,用余热加温C02工质,五 十度以上超临界,膨胀作功推动汽轮机发电,C02系统压力高,气化温度低, 蒸发潜力大,容积流量小,不腐不燃,无毒无味,具有其它工质无法比拟 的优点,联产发电产生环保节能的良好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例示意图。图中(1)氢气进入口; (2)阳性电极;(3)氢氧根离子;(4)阴极, (5)氧气入口、 (6)排出热水、(7) C02工质管道;(8)换热器;(9) C02 增压器;(10)汽轮机;(11)发电机C02; (12)冷凝器;(13) C02循环泵具体实施方式氢气进入口 (1)、阳性电极(2)连接氢氧根离子(3)连接阴极(4), 氧气入口 (5)、排出热水(6)、 C02工质管道(7)连接换热器(8),通过 C02增压器(9)进入汽轮机(10),带动发电机(11) C02冷凝器(12)连 接C02循环泵(13),工质进入再循环,由碱性氢氧燃料电池产生的热能加温C02发电的联产结构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CO2工质联产碳酸盐热能低温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氢气进入口(1)、阳性电极(2)连接氢氧根离子(3)连接阴极(4),氧气入口(5)、排出热水(6)、CO2工质管道(7)连接换热器(8),通过CO2增压器(9)进入汽轮机(10),带动发电机(11)CO2冷凝器(12)连接CO2循环泵(13),工质进入再循环,由碱性氢氧燃料电池产生的热能加温CO2发电的联产结构装置。2、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02工质联产碳酸盐热能低温发电装 置,其特征是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产生的热能加 温C02,五十度以上就膨胀作功,进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由热能 转化为机械能,再产生电能。全文摘要一种CO<sub>2</sub>工质联产碳酸盐热能低温发电装置。以氢氧化钾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燃料,导电离子为OH,在碱性介质中,因吸收CO<sub>2</sub>生成碳酸盐,CO<sub>2</sub>+2OH→CO<sub>3</sub>+H<sub>2</sub>O,工作时,排出电极反应产生的水和热量,用其热能加温CO<sub>2</sub>工质联产发电。工作温度50-80℃,压力常压,用余热加温CO<sub>2</sub>工质,五十度以上超临界,膨胀作功推动汽轮机发电,CO<sub>2</sub>系统压力高,气化温度低,蒸发潜力大,容积流量小,不腐不燃,无毒无味,具有其它工质无法比拟的优点,联产发电产生环保节能的良好效果。文档编号H01M8/06GK101656322SQ20081014105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丰奎, 张凯铀, 张英凡 申请人:河南省长葛市新能源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CO↓[2]工质联产碳酸盐热能低温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氢气进入口(1)、阳性电极(2)连接氢氧根离子(3)连接阴极(4),氧气入口(5)、排出热水(6)、CO↓[2]工质管道(7)连接换热器(8),通过CO↓[2]增压器(9)进入汽轮机(10),带动发电机(11)CO↓[2]冷凝器(12)连接CO↓[2]循环泵(13),工质进入再循环,由碱性氢氧燃料电池产生的热能加温CO↓[2]发电的联产结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凡张丰奎张凯铀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长葛市新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