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适应性训练设备,具体为一种高原反应适应性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高原反应,亦称高原病、高山病,严格说是高原病的一种分型,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轻度活动等可使头痛减轻,高原病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再根据低氧突出损害的器官系统进行临床分型。
2、如果能提前接受高原适应性训练,无疑会人们进行高海拔地区活动起到很好的帮助,故人们建造低压低氧舱,通过降低舱内气压、减小舱内氧气含量以模拟高海拔地区的环境,通过多次训练以达到适应高原反应的目的,但是在高海拔地区活动并非如同舱内的坐、站、行等活动,包括且不仅限于快速行走、坡道行走、负重等其他活动,低压低氧舱的环境适应训练仅起到缓解作用,未能实际帮助训练者适应高原环境,且通过移动轮支撑缺少稳定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原反应适应性训练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原反应适应性训练装置,包括训练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舱(1)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训练舱(1)的底部设置有稳定机构(3),所述训练舱(1)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4),所述固定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气瓶(5),所述训练舱(1)的外部设置有防爆玻璃窗(6),所述训练舱(1)的前部安装有密封门(7),所述训练舱(1)的内部设置有角度可调式跑步机(8),所述训练舱(1)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泵、加热器和制冷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反应适应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3)和气体检测传感器(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反应适应性训练装置,包括训练舱(1),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舱(1)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训练舱(1)的底部设置有稳定机构(3),所述训练舱(1)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4),所述固定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气瓶(5),所述训练舱(1)的外部设置有防爆玻璃窗(6),所述训练舱(1)的前部安装有密封门(7),所述训练舱(1)的内部设置有角度可调式跑步机(8),所述训练舱(1)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泵、加热器和制冷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反应适应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3)和气体检测传感器(14),所述训练舱(1)的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置物台(9),所述置物台(9)的顶部设置有负重背包(10),所述训练舱(1)的内部位于置物台(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的内部设置有便携式氧气瓶(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原反应适应性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3)包括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链轮,链轮的外部啮合连接有链条(17),所述链条(17)的尾端设置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芳,方亮,张建彬,王迪雅,杜可军,邹远康,周杨,董倩,董小铷,苏鹏,薛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