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搭载在车顶行李架的两栖无人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926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搭载在车顶行李架的两栖无人船,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该可搭载在车顶行李架的两栖无人船,包括无人船体、安装于无人船体上的车轮以及设于无人船体一端的螺旋桨,还包括搭载组件,所述搭载组件位于无人船体上表面,且搭载组件用于将无人船体固定于车顶行李架上。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传动组件的设置改变无人船体的形态,使得水栖状态车轮脱离水面、螺旋桨伸入水内,避免车轮浸入水内造成损伤,陆栖状态车轮落地、螺旋桨抬起,避免螺旋桨触地造成损坏,搭载状态车轮与螺旋桨均脱离搭载面,以避免车轮、螺旋桨与搭载设备产生碰撞,从而提高搭载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船,具体为一种可搭载在车顶行李架的两栖无人船


技术介绍

1、随着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进步,无人车、无人船等机器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水陆两栖无人船兼具陆地车辆和水上船舶功能,集合了汽车和船舶的双重优点,能够在陆地和水中以及水陆交界区域发挥独特性能,可弥补无人船无法自行上岸,无人车水中航行难的缺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两栖无人船可搭载多种测量传感器,以遥控或自主航行等工作方式,在走航中进行连续性监测调查,具有布放灵活、成本经济、搭载方便、技术先进、安全性高等特点。

2、如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507584a公布了一种两栖三体船结构,包括主船体、副船体、钢架、车轮收放装置、车轮、电机、控制模块和操纵室,一个主船体和两个副船体,通过钢架将三个船体固定为一个整体,组成三体船结构,操纵室在主船体上,每个车轮都与电机相连,控制模块控制电机,以此控制两栖三体船在陆上的运行。

3、而传统的水陆两栖船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在陆地时其螺旋桨靠近地面,容易在颠簸过程中触地,造成螺旋桨损坏,而在水面行驶时其轮胎浸入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搭载在车顶行李架的两栖无人船,包括无人船体(1)、安装于无人船体(1)上的车轮以及设于无人船体(1)一端螺旋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搭载在车顶行李架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包括对称固定于无人船体(1)上方的丝杆(10),所述丝杆(10)一端固定有固定板(12),且丝杆(10)上还活动设置有与无人船体(1)滑动连接的移动板(13),所述移动板(13)上转动安装有与丝杆(10)螺纹连接的螺母管(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搭载在车顶行李架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设于无人船体(1)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搭载在车顶行李架的两栖无人船,包括无人船体(1)、安装于无人船体(1)上的车轮以及设于无人船体(1)一端螺旋桨(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搭载在车顶行李架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组件包括对称固定于无人船体(1)上方的丝杆(10),所述丝杆(10)一端固定有固定板(12),且丝杆(10)上还活动设置有与无人船体(1)滑动连接的移动板(13),所述移动板(13)上转动安装有与丝杆(10)螺纹连接的螺母管(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搭载在车顶行李架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设于无人船体(1)一端的前轮(2)以及对称设于无人船体(1)另一端的后轮(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搭载在车顶行李架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无人船体(1)一端的传动箱(8),所述传动箱(8)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20),所述第一转轴(20)两端均贯穿传动箱(8)并与第一后支撑架(5)固接,所述传动箱(8)内还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22),所述第二转轴(22)上安装有半齿轮(37),所述第一转轴(20)上安装有与半齿轮(37)啮合的联动齿轮(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搭载在车顶行李架的两栖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船体(1)上表面对称固定有护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吕玺潘亦鹏李克涵周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