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0920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包括储能电站本体,设置在储能电站本体排风位置的排风降噪组件;所述排风降噪组件中包括排风组件以及降噪组件;其中,所述降噪组件中包含架设在储能电站本体排风位置处的外壳,固定在外壳内腔侧壁上的隔音棉内衬。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储能电站的排风口位置处安装降噪组件,借助外壳内腔侧壁上的隔音棉内衬将排风的大部分声音从内部进行隔绝,同时缓冲板将外壳的空间分为两部分,空气排出时缓冲板上的孔洞将对空气的流速进行减缓,在空气上升至上层空间中后,流速较缓的空气在集流罩的收集作用下将从出风管中排出,而通过减缓空气流速的方式来降低空气摩擦带来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降噪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1、储能电站中的锂电池需要工作于各参数的安全窗口范围内;其中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在10度至35度,工作温度区间在-20度至45度,可承受温度区间在-40度至60度,需要通过温控系统来维持合理的运行环境。

2、储能温控系统的冷却方式主要包括:风冷、液冷、热管冷却、相变冷却等。风冷以空气为冷却介质,利用对流换热降低电池温度,风冷可以分为自然风冷和强制风冷两种,自然风冷通过空气本身与电池表面的温度差产生热对流,强制风冷需要额外安装风机、风扇等外部电力辅助设备。

3、对于强制风冷的温控系统来说,由于储能电站的风冷需求较大,风机运行速率相应较大,且储能电站的电池仓数量多,因而风机转动所产生的噪音在10米范围内能够达到60分贝左右,这样体量的噪音对于储能电站工作人员的生理、心理都会造成影响;而且,由于现有的储能电站并没有相应针对性的降噪措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电站本体(1),设置在储能电站本体(1)排风位置的排风降噪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7)的表面上呈线性阵列排布开设有若干个对排出的空气进行缓冲的圆孔,且圆孔的开设位置分布于集流罩(28)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罩(28)的外表面上呈环形阵列排布设置有多个供外壳(21)上层空间空气流入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电站本体(1),设置在储能电站本体(1)排风位置的排风降噪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7)的表面上呈线性阵列排布开设有若干个对排出的空气进行缓冲的圆孔,且圆孔的开设位置分布于集流罩(28)的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罩(28)的外表面上呈环形阵列排布设置有多个供外壳(21)上层空间空气流入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29)的底端端口贯穿到集流罩(28)的内腔中并为集流罩(28)内部的气体提供流通的途径,且出风管(29)的顶端端口与外界空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站降温系统用降噪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铭陈书智赵野张云胡习李海斌柳玉龙余立武吴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裕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