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909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对待修复区域进行松耕,翻耕及旋耕,使土壤自然晾晒15~30天;S2、发酵处理:将土壤堆积成锥形,在土壤中掺入发酵菌,自然发酵10~20天;S3、植物富集处理:在土壤中种植植物A、植物B和植物C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净化;S4、真菌富集处理:在土壤中种植真菌A,真菌B和真菌C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净化;该治理方法治理减少了物质的迁移和排放,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对环境的可持续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污染治理,具体为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1、

2、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21世纪全球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方法中,常用的有客土法、施用石灰或者螯合剂、化学淋溶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对污染土壤改良或者修复中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往往都存在某些局限。如工艺复杂,耗时耗工,成本高昂,且土壤结构和肥力容易遭到破坏,对于低浓度、大范围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不适于用上述方法治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针对多种类型的重金属污染程度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预处理:

5、先对待修复区域进行松耕,松耕深度1.5~2.0m;

6、翻耕,翻耕深度0.5~0.8m,对待修复区域整体翻耕2~5遍;>

7、对翻耕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土壤堆积成宽3~5m,斜面为20~40度的朝南斜坡,在户外气温大于25℃的条件下,进行自然晾晒15~30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锥形土壤中掺入粒径0.5~2mm的粗沙、木炭粉,粗沙的掺入量为15~30kg/t,木炭粉的掺入量为5~10kg/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锥形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土壤堆积成宽3~5m,斜面为20~40度的朝南斜坡,在户外气温大于25℃的条件下,进行自然晾晒15~30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锥形土壤中掺入粒径0.5~2mm的粗沙、木炭粉,粗沙的掺入量为15~30kg/t,木炭粉的掺入量为5~10kg/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锥形土堆结构为底部直径1.5~2.0m,高0.5~0.8m的锥形土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发酵过程中在锥形土堆上设置孔径2~3cm的透气孔,并保持锥形土堆表层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雨应蓉蓉胡哲伟赵彩衣李琦尹爱经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