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后路手术肩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9081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颈后路手术肩托装置,所述横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框,所述伸缩框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伸缩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螺杆的表面齿合连接有锥形齿轮一,所述锥形齿轮一的表面齿合连接有锥形齿轮二,所述锥形齿轮二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使牵拉长度可控,所述横杆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压升降杆,所述气压升降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U型框架,所述U型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臂限位架,防止牵拉过度造成损伤,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颈后路手术肩托装置


技术介绍

1、颈后手术作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症状的有效术式,其安全性必须得到保证,因为位置的特殊性,颈后有血管、项韧带、斜方肌和颈椎横突等,所以安全性必须保证,术前患者颈椎体位摆放和固定显得至关重要,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根据固定在手术台上的杆和带子将患者的肩部向下拉,肩部下拉过程中如果患者存在颈椎不稳定的情况,那么过度的肩部下拉可能会对患者的神经和颈椎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同时在术前,在患者的将手术台的床头垫高,可以使患者的肩膀下沉,来暴露颈部手术视野,但此种方法肩部容易滑动,不利于进行手术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后路手术肩托装置,具备暴露颈部,通过控制关节的活动度将手臂向下推,同时固定手臂,防止下垂,充分照顾到关节的功能位,防止牵拉过度造成损伤,使用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垫肩技术容易滑动,影响暴露颈部视野的问题,有利于减少布类的包裹填塞,牵拉长度可控,肩部推动防滑,受力均匀,且成本较低。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后路手术肩托装置,包括横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螺杆(2),所述螺杆(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框(3),所述伸缩框(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5),所述伸缩框(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6),所述螺杆(2)的表面齿合连接有锥形齿轮一(7),所述锥形齿轮一(7)的表面齿合连接有锥形齿轮二(8),所述锥形齿轮二(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9),所述横杆(1)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11),所述固定框(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压升降杆(12),所述气压升降杆(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后路手术肩托装置,包括横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螺杆(2),所述螺杆(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框(3),所述伸缩框(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5),所述伸缩框(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6),所述螺杆(2)的表面齿合连接有锥形齿轮一(7),所述锥形齿轮一(7)的表面齿合连接有锥形齿轮二(8),所述锥形齿轮二(8)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9),所述横杆(1)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框(11),所述固定框(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压升降杆(12),所述气压升降杆(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u型框架(14),所述u型框架(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手臂限位架(17),所述底座(16)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绑带固定件(18),所述固定杆(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杆(21),所述支杆(21)的顶部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