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建筑双枋-柱节点梁端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0905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4
本技术关于一种仿古建筑双枋‑柱节点梁端加载装置,包括位于阑额和由额端部的梁间连接装置、梁端作动器以及梁外侧连接装置,其中梁间连接装置位于阑额和由额之间,其包括由上到下层叠布置的第一梁间型钢垫块、第一梁间垫片、橡胶垫片、第二梁间垫片以及第二梁间型钢垫块;所述梁外侧连接装置包括位于阑额上方的上垫板和位于由额下方的下垫板,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两端伸出阑额和由额并通过高强螺杆连接,锁紧在高强螺杆上的螺母使上垫板和下垫板分别压紧阑额和由额;所述梁端作动器通过上垫板向阑额和由额施加竖向力。本技术由额和阑额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且保持一定的竖向距离,且双梁之间不产生剪力和弯矩,仅传递竖向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仿古建筑,涉及仿古建筑力学性能试验,具体涉及一种仿古建筑双枋-柱节点梁端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1、仿古建筑是现代建筑技术和中国古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经在各大城市中得到广泛应用。梁-柱节点是仿古建筑设计中的关键部位,尤其是由阑额和由额组成的双枋-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中的梁端约束有待解决。

2、现有的节点梁端加载试验中往往将梁端直接约束后连接到作动器,但是对于双枋-柱节点需要将双梁(阑额和由额)同时约束,保证双梁(阑额、由额)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且保持一定的竖向距离,且双梁之间不产生剪力和弯矩,仅传递竖向力;而现有的试验装置往往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仿古建筑双枋-柱节点梁端加载装置,使其通过梁外侧连接装置和梁间连接装置对双枋-柱节点的梁端形成约束,保证双梁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且保持一定的竖向距离,且双梁之间不产生剪力和弯矩,仅传递竖向力。

2、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仿古建筑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古建筑双枋-柱节点梁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阑额和由额端部的梁间连接装置、梁端作动器以及梁外侧连接装置,其中梁间连接装置位于阑额和由额之间,其包括由上到下层叠布置的第一梁间型钢垫块、第一梁间垫片、橡胶垫片、第二梁间垫片以及第二梁间型钢垫块;所述梁外侧连接装置包括位于阑额上方的上垫板和位于由额下方的下垫板,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两端伸出阑额和由额并通过高强螺杆连接,锁紧在高强螺杆上的螺母使上垫板和下垫板分别压紧阑额和由额;所述梁端作动器通过上垫板向阑额和由额施加竖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建筑双枋-柱节点梁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螺杆有四个,阑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建筑双枋-柱节点梁端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阑额和由额端部的梁间连接装置、梁端作动器以及梁外侧连接装置,其中梁间连接装置位于阑额和由额之间,其包括由上到下层叠布置的第一梁间型钢垫块、第一梁间垫片、橡胶垫片、第二梁间垫片以及第二梁间型钢垫块;所述梁外侧连接装置包括位于阑额上方的上垫板和位于由额下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占景王新武李凤霞布欣孙海粟张丁立朱思锦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