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系统鱼类捕捞的渔具及渔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0873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系统鱼类捕捞的渔具及渔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该渔具包括网片体,网片体包括底网、侧网以及由密网构成的圆筒状石笼,石笼内设置的沉子安装段、浮子安装段以及两支撑杆安装段,沉子安装段、浮子安装段以及支撑杆安装段内分别设有沉子、浮子以及支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渔具的支撑杆安装段内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用于将沉子压沉至圈养桶的防逃网处以及用于贴紧圈养桶内壁移动,从而使沉子安装段沿圈养桶底部防逃网移动,扫过圈养桶底部防逃网,进而将圈养桶内的鱼类包围,该渔具结构简单,适合圈养系统内鱼类的捕捞。该渔法利用上述渔具可快速打捞圈养系统内的所有鱼类,提高圈养系统内养殖鱼类捕捞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系统鱼类捕捞的渔具及渔法


技术介绍

1、针对传统池塘普遍存在的养殖废弃物过度积累、水体有毒氮素超标严重、养殖效率和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相关高校基于“能实时打扫卫生”的理念,创新性提出了水产绿色高效圈养模式。该模式将养殖对象圈养在圈养桶内,通过圈养桶下部锥型集污装置高效率收集残饵、粪便等固物,再经吸污泵抽排进入尾水分离塔;固废沉淀分离、收集后资源化再利用;去除固废的尾水经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后再回流池塘重复使用。

2、圈养模式具有高效率收集与净化处理养殖废弃物、养殖产品更安全优质、生产管理更便利、养殖生产更高效等突出优点,实现了养殖尾水“零”排放,是一种生态、环保、安全、高效的全新绿色养殖模式。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推广应用。

3、但目前缺乏专用圈养渔具渔法,圈养桶内的养殖对象多采用传统池塘捕捞网具进行捕捞。由于圈养桶水深一般大于1.8m,且底部设有防逃网片,采用普通网具进行捕捞,存在着捕捞效率不高、操作过程困难、捕捞网具容易破坏圈养桶内的防逃网片等问题,圈养成功的鱼类,难以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系统鱼类捕捞的渔具,其特征在于:该渔具包括网片体,所述网片体包括底网和侧网,其中侧网连接在底网边缘从而构成敞口桶状网具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系统鱼类捕捞的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体敞口处设有石笼,所述沉子、浮子以及支撑杆均位于所述石笼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系统鱼类捕捞的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网和所述侧网均由聚乙烯或锦纶材质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系统鱼类捕捞的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子由镀锌铁链或铅坠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系统鱼类捕捞的渔具,其特征在于:该渔具包括网片体,所述网片体包括底网和侧网,其中侧网连接在底网边缘从而构成敞口桶状网具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系统鱼类捕捞的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体敞口处设有石笼,所述沉子、浮子以及支撑杆均位于所述石笼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系统鱼类捕捞的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网和所述侧网均由聚乙烯或锦纶材质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系统鱼类捕捞的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子由镀锌铁链或铅坠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系统鱼类捕捞的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子安装段长度大于圈养桶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产圈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绪刚解晓彬侯杰张敏徐聚臣吕亚兵黄涛陈瑞亚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