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坝基础巨型深槽加固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水电工程向西部地区迅速发展,高坝坝基的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在坝基开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坝基部位存在深槽的情况,正确的处理方案不仅是确保工程安全的关键,也是控制工程造价、工程进度的有效手段。
2、目前,对这种深槽的处理主要采用明挖全置换方法和置换混凝土塞方法,采用明挖的方法将深槽覆盖层全部挖除并置换混凝土,等深槽全部置换完毕后才可以开始进行上部坝体的施工,处理工期长;后者不挖除深槽覆盖层,仅对其部分置换混凝土塞并进行固结灌浆加固,等固结灌浆后完成后再进行上部坝体浇筑,固结灌浆工程量大,处理工期长。故专利技术一种可节省工期且安全可靠的巨型深槽基础加固结构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节省工期且安全可靠的混凝土坝基础的巨型深槽加固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混凝土坝基础的巨型深槽加固结构,它包括:
3、承载板,跨设在深槽顶部,底部呈拱形结构,上部用于浇筑坝体,两端由深槽两侧的基岩承托,承载板与深槽对应部位开设有若干灌浆孔,孔内预埋高压固结灌浆管以及回填灌浆管;
4、上游防渗墙和下游防渗墙,分别设置在深槽上游和下游的基岩上,并且贴紧承载板的上游端面和下游端面,用于高压固结灌浆期间避免灌浆材料扩散、运行期防渗和降低坝底扬压力;
5、灌浆部,由高压固结灌浆管灌
6、回填部,由回填灌浆管灌注的回填材料固化而成,位于承载板底部的拱形结构内,与灌浆部连接成一体。
7、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与两侧的基岩之间采用锚筋或锚筋桩锚固。
8、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上部设有灌浆廊道,该灌浆廊道与坝体内部的交通廊道连通,承载板内预埋的高压固结灌浆管、回填灌浆管引至灌浆廊道内,上部坝体浇筑的同时,在灌浆廊道内进行高压固结灌浆,高压固结灌浆完成后,进行承载板下部拱形结构回填灌浆。
9、一种施工方法,用于所述混凝土坝基础的巨型深槽加固结构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1,承载板两侧支撑平台基础开挖;
11、步骤2,深槽基础高压固结灌浆孔施工;
12、步骤3,钢筋混凝土承载板施工;
13、步骤4,上、下游防渗墙施工,与步骤3同步进行或分开进行;
14、步骤5,承载板上部的坝体混凝土浇筑与深槽内高压固结灌浆;
15、步骤6,承载板底部拱形结构的回填灌浆。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承载板两侧支撑平台基础开挖包括:承载板两侧支撑平台按照坝基要求对深槽两侧进行开挖、支护,其中与基岩的锚筋桩与后续承载板底部钢筋网焊接。
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深槽基础高压固结灌浆孔施工包括:在深槽基础进行高压固结灌浆孔钻孔,灌浆孔孔斜、孔深需满足设计要求,钻孔完成后预埋灌浆管,防止覆盖层内塌孔。
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钢筋混凝土承载板施工包括:分层进行钢筋混凝土承载板施工,承载板为常态混凝土,与深槽部位对应的承载板底部设计成拱形结构,承载板内预埋高压固结灌浆管,承载板拱形结构处预埋回填灌浆管,灌浆管均引至承载板上方的灌浆廊道中。
19、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内预埋监测仪器,施工期加强对承载板运行状况监测。
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上、下游防渗墙施工包括:用地质钻机进行先导孔的钻探施工,防渗墙成槽施工采用钻劈法施工工艺,即用冲击钻机钻进槽段主孔至终孔,钻孔过程中采用泥浆固壁,防渗墙基础嵌入基岩。
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上部坝体混凝土浇筑与高压固结灌浆包括:承载板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可开始上部混凝土浇筑,上部坝体混凝土内布置灌浆廊道,灌浆廊道与坝体原本布置的交通廊道连通;灌浆廊道浇筑好后开始深槽基础高压固结灌浆,高压固结灌浆在灌浆廊道中进行,灌浆过程中检测承载板抬动变形,高压灌浆过程中可继续进行上部混凝土施工。
2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坝基础的巨型深槽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深槽上部设置承载板施工期承压,实现深槽基础高压固结灌浆与上部坝体混凝土浇筑同时进行,可大大缩短工程工期;(2)避免巨型深槽基础全开挖置换,降低投资;(3)深槽处理范围上下游布置防渗墙截断,避免高压固结灌浆时浆液外窜,同时运行期起到防渗作用,减少渗漏量及降低坝底扬压力,减少投资的同时提高工程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坝基础的巨型深槽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基础的巨型深槽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与两侧的基岩之间采用锚筋或锚筋桩锚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基础的巨型深槽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部设有灌浆廊道,该灌浆廊道与坝体内部的交通廊道连通,承载板内预埋的高压固结灌浆管、回填灌浆管引至灌浆廊道内,上部坝体浇筑的同时,在灌浆廊道内进行高压固结灌浆,高压固结灌浆完成后,进行承载板下部拱形结构回填灌浆。
4.一种施工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3所述混凝土坝基础的巨型深槽加固结构的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承载板两侧支撑平台基础开挖包括:承载板两侧支撑平台按照坝基要求对深槽两侧进行开挖、支护,其中与基岩的锚筋桩与后续承载板底部钢筋网焊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深槽基础高压固结灌浆孔施工包括:在深槽基础进行高压固结灌浆孔钻孔,灌浆孔孔斜、孔深需满足设计要求,钻孔完成后预埋灌浆管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钢筋混凝土承载板施工包括:分层进行钢筋混凝土承载板施工,承载板为常态混凝土,与深槽部位对应的承载板底部设计成拱形结构,承载板内预埋高压固结灌浆管,承载板拱形结构处预埋回填灌浆管,灌浆管均引至承载板上方的灌浆廊道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内预埋监测仪器,施工期加强对承载板运行状况监测。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上、下游防渗墙施工包括:用地质钻机进行先导孔的钻探施工,防渗墙成槽施工采用钻劈法施工工艺,即用冲击钻机钻进槽段主孔至终孔,钻孔过程中采用泥浆固壁,防渗墙基础嵌入基岩。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上部坝体混凝土浇筑与高压固结灌浆包括:承载板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可开始上部混凝土浇筑,上部坝体混凝土内布置灌浆廊道,灌浆廊道与坝体原本布置的交通廊道连通;灌浆廊道浇筑好后开始深槽基础高压固结灌浆,高压固结灌浆在灌浆廊道中进行,灌浆过程中检测承载板抬动变形,高压灌浆过程中可继续进行上部混凝土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坝基础的巨型深槽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基础的巨型深槽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与两侧的基岩之间采用锚筋或锚筋桩锚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基础的巨型深槽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部设有灌浆廊道,该灌浆廊道与坝体内部的交通廊道连通,承载板内预埋的高压固结灌浆管、回填灌浆管引至灌浆廊道内,上部坝体浇筑的同时,在灌浆廊道内进行高压固结灌浆,高压固结灌浆完成后,进行承载板下部拱形结构回填灌浆。
4.一种施工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3所述混凝土坝基础的巨型深槽加固结构的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承载板两侧支撑平台基础开挖包括:承载板两侧支撑平台按照坝基要求对深槽两侧进行开挖、支护,其中与基岩的锚筋桩与后续承载板底部钢筋网焊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深槽基础高压固结灌浆孔施工包括:在深槽基础进行高压固结灌浆孔钻孔,灌浆孔孔斜、孔深需满足设计要求,钻孔完成后预埋灌浆管,防止覆盖层内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承义,章宏生,王毅,郑鹏翔,李波,张呈斌,黄少奇,叶甜,杨喜元,杨武子悦,杨雯静,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