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线性的差动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866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线性的差动式直线位移传感器,由运动部分和定子部分组成,线圈包括有最内层的初级线圈,初级线圈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次级线圈A和次级线圈B,次级线圈A和次级线圈B均由多层线圈组成,由上至下呈台阶式的形状排布,次级线圈A和次级线圈B以中点为轴呈对称结构,次级线圈A和次级线圈B上安装有可移动的调节线圈,调节线圈分为3个部分,分别处于次级线圈的前、中、后3个位置。非线性的直线位移传感器,由于在特定的位移点增加了呈台阶式形状排布的次级线圈和可移动的调节线圈,使得本装置可以实现具体位移点的输出控制,而非全行程控制,并且这些位移点与输出电压之间不呈线性关系,用于满足特定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控制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位移传感器,特别是一种非线性的差动式直线位移传感器


技术介绍

1、一般的线位移传感器的电压信号输出值都是线性控制,并且通过该线性输出才能精确的控制活门的开度。但是某些特定需要的控制系统中,需要实现发动机控制系统活门的非线性输出控制。此时,使用线位移传感器就无法实现上述控制要求,需要开发一种非线性的差动式直线位移传感器装置,用于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线性的差动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当活门发生直线位移变化时,可以测量其位移变化量,并将该变化量转化为非线性的双余度电子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发动机控制系统活门的直线位移量控制。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控制系统中直线位移量的单点输出控制,实现了传统的线性控制向非线性控制的转变,满足了一些特定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输出需求。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非线性的差动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包括有导筒,导筒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后并伸入至其内部,导筒的另一端还穿过后盖,导筒上还套接有线圈架,线圈架上绕制有线圈,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线性的差动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筒(4),导筒(4)一端与壳体(3)固定连接后并伸入至其内部,导筒(4)的另一端还穿过后盖(1),导筒(4)上还套接有线圈架(2),线圈架(2)上绕制有线圈(8),线圈架(2)外套接有导磁筒(6),后盖(1)压入壳体(3)中并抵住线圈架(2),壳体(3)上固定有电接头(11),电接头(11)上固定有插座(9),线圈(8)的导线(10)穿过壳体(3)后与插座(9)连接,导筒(4)中活动设置有铁芯(19),铁芯(19)经连接杆(18)与支持体(14)连接,支持体(14)上还连接有动子连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线性的差动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筒(4),导筒(4)一端与壳体(3)固定连接后并伸入至其内部,导筒(4)的另一端还穿过后盖(1),导筒(4)上还套接有线圈架(2),线圈架(2)上绕制有线圈(8),线圈架(2)外套接有导磁筒(6),后盖(1)压入壳体(3)中并抵住线圈架(2),壳体(3)上固定有电接头(11),电接头(11)上固定有插座(9),线圈(8)的导线(10)穿过壳体(3)后与插座(9)连接,导筒(4)中活动设置有铁芯(19),铁芯(19)经连接杆(18)与支持体(14)连接,支持体(14)上还连接有动子连杆(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线性的差动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19)的另一端螺纹固定连接有铁芯堵头(20),铁芯堵头(20)的最大外圆直径大于铁芯(19)的外圆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线性的差动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筒(6)为1/4开口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线性的差动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连杆(15)伸入至支持体(14)中的杆身上套接有轴承(16),轴承(16)外侧的杆身上螺纹套接有连杆螺母(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线性的差动式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舰孙爱军邓小雄赵林邹金海欧阳成碧顾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