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加热技术改进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及电子烟具。
技术介绍
1、烟分为多种,例如香烟、雪茄及手卷旱烟等等,其制品在使用期间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烟草燃烧的烟雾中含有很多物质,如焦油等,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非常大的危害。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目前出现了一种香烟替代品即电子烟。其中,一种典型的电子烟方案是通过加热不燃烧的方式来释放发烟制品中的有效物质,例如尼古丁。
2、加热不燃烧电子烟主要是通过低温加热的工作原理,把发烟制品加热到300℃左右,从而将发烟制品中的尼古丁等有效成分烘烤出来,由于没有达到燃烧温度,发烟制品中的焦油等有害物质大大减少。
3、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具一般采用接触式加热来烘烤发烟制品,如采用柱状发热体插入发烟制品的内进行加热;而接触式加热使得发烟制品加热不均匀,与发热体直接接触部分温度较高,远离发热体部分温度快速递减,仅靠近发热体的烟草被烘烤透,导致发烟制品中的烟丝不能完全被烘烤,造成烟丝浪费大,烟气量不足。若提升发热体温度来提高烘烤效率,又使得发热体附近烟丝烤焦,影响口感,导致有害成分大量增加,影响身体健康。导致加热过程中烟草温度不均匀,未能充分加热整个烟草,造成浪费,口感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及电子烟具,旨在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
3、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加热体包括导热管及发热线圈,所述发热线圈贴敷于所述导热管上。
4、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热管包括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及第三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通过所述第三导热管连接所述第二导热管,所述热交换件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二导热管内。
5、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发热线圈包括第一发热线圈及第二发热线圈,所述第一发热线圈贴敷于所述第一导热管上,所述第二发热线圈贴敷于所述第二导热管或热交换件的侧面,所述第一发热线圈及第二发热线圈在使用时利用tcr分别控制各个线圈加热温度不同。
6、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热交换件整体呈柱形,所述热交换件的中心呈顶面空心柱,所述热交换件的顶面空柱至侧面之间呈多孔结构,所述热交换件的侧面的底部设有圆环形凸台。
7、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凸台的外表面圆环的直径与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直径相等;所述多孔结构为蛛网状或花瓣状。
8、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内壳及外壳,所述加热体设于所述内壳内,所述发热线圈的连接线穿过所述内壳的底板,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上,所述外壳下部的内面与所述内壳下部的外面紧密接触。
9、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热管的顶部与所述外壳顶板内面紧密接连,所述热交换件的底面与所述内壳的底板上的凸块接触连接,所述热交换件的底面与所述内壳的底板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内壳与所述导热管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内壳的顶面与所述外壳的顶板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内壳底板上的通气孔及第四间隙相互连通形成冷空气进入气道。
10、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内壳包括隔离环柱、底板及内环柱,所述底板设于所述隔离环柱上,所述内环柱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隔离环柱的中心点、底板的中心点及内环柱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底部设有多个凸起的加强筋,相邻所述加强筋之间所述底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底板还设有过线孔;所述外壳包括上环柱、环形的顶板及下环柱,所述上环柱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顶板设于所述下环柱的顶面上,所述顶板的内面与底面连接处设有环形凹陷槽。
11、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具,所述电子烟具包括前述的加热组件。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加热组件采用分体加热和均匀热交换使得烟丝充分烘烤,产生烟气量满足吸烟者需求,口感适宜,该加热机构的结构简单,组合紧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体及热交换件,所述热交换件一端穿入所述加热体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包括导热管及发热线圈,所述发热线圈贴敷于所述导热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包括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及第三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通过所述第三导热管连接所述第二导热管,所述热交换件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二导热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圈包括第一发热线圈及第二发热线圈,所述第一发热线圈贴敷于所述第一导热管上,所述第二发热线圈贴敷于所述第二导热管或热交换件的侧面,所述第一发热线圈及第二发热线圈在使用时利用TCR分别控制各个线圈加热温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件整体呈柱形,所述热交换件的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外表面圆环的直径与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直径相等;所述多孔结构为蛛网状或花瓣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内壳及外壳,所述加热体设于所述内壳内,所述发热线圈的连接线穿过所述内壳的底板,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上,所述外壳下部的内面与所述内壳下部的外面紧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的顶部与所述外壳顶板内面紧密接连,所述热交换件的底面与所述内壳的底板上的凸块接触连接,所述热交换件的底面与所述内壳的底板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内壳与所述导热管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内壳的顶面与所述外壳的顶板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内壳底板上的通气孔及第四间隙相互连通形成冷空气进入气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隔离环柱、底板及内环柱,所述底板设于所述隔离环柱上,所述内环柱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隔离环柱的中心点、底板的中心点及内环柱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底部设有多个凸起的加强筋,相邻所述加强筋之间所述底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底板还设有过线孔;所述外壳包括上环柱、环形的顶板及下环柱,所述上环柱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顶板设于所述下环柱的顶面上,所述顶板的内面与底面连接处设有环形凹陷槽。
10.一种电子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具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体及热交换件,所述热交换件一端穿入所述加热体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包括导热管及发热线圈,所述发热线圈贴敷于所述导热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包括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及第三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通过所述第三导热管连接所述第二导热管,所述热交换件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二导热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圈包括第一发热线圈及第二发热线圈,所述第一发热线圈贴敷于所述第一导热管上,所述第二发热线圈贴敷于所述第二导热管或热交换件的侧面,所述第一发热线圈及第二发热线圈在使用时利用tcr分别控制各个线圈加热温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件整体呈柱形,所述热交换件的中心呈顶面空心柱,所述热交换件的顶面空柱至侧面之间呈多孔结构,所述热交换件的侧面的底部设有圆环形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周向热传导和底部热空气对流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外表面圆环的直径与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直径相等;所述多孔结构为蛛网状或花瓣状。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云熙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