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及消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844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9 17:00
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及消防车,涉及消防技术领域。该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包括:转运箱体、转运门和充电维护设备,转运箱体用于容纳消防机器人,转运箱体设置有开口;转运门连接于转运箱体;充电维护设备设置于转运箱体内,消防机器人可拆卸电连接于充电维护设备;其中,转运门被配置为选择性封堵于开口,用于开口的启闭,使消防机器人在存储运输模式和上下车模式之间切换。采用这种设置,消防机器人的充电维护位置为可移动位置,消防机器人无需花费较长时间就能抵达充电维护设备,充电和维护过程方便,该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在满足消防机器人日常存储、充电和维护的同时,还可在遇到险情时迅速抵达救援点,提高救援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消防,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及消防车


技术介绍

1、消防机器人具体可分远程控制消防侦查机器人、消防灭火机器人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远程控制消防机器人到达指定的地点进行侦察、灭火作业等操作。

2、现有消防机器人的存储地点一般为建筑物一楼储物室或库房,储物室或库房内具有充电设备和维护设备,充电设备用于消防机器人的充电,维护设备用于消防机器人的维护。在消防机器人作业中,如果需要充电和维护,消防机器人的作业只能中断并返回库房,存在维护与使用不便的问题。同时,消防机器人的运动机构一般为履带式结构,以适应较恶劣的工况环境,但是履带式消防机器人的行动相对缓慢,难以快速到达火场,影响救援的及时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及消防车,使用方便,提高救援及时性。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包括:转运箱体、转运门和充电维护设备,转运箱体用于容纳消防机器人,所述转运箱体设置有开口;转运门连接于所述转运箱体;充电维护设备设置于所述转运箱体内,所述消防机器人可拆卸电连接于所述充电维护设备;其中,所述转运门被配置为选择性封堵于所述开口,用于所述开口的启闭,使所述消防机器人在存储运输模式和上下车模式之间切换。

3、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防机器人转运箱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设置于所述转运箱体内,所述支撑架用于承载消防机器人;其中,沿所述转运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支撑架将所述转运箱体的内腔分成上下分层布置的上层容纳区和下层容纳区,所述上层容纳区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消防机器人,所述下层容纳区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消防机器人。

4、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运门包括侧门,侧门转动设置于所述转运箱体沿所述转运箱体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上层容纳区和所述下层容纳区设置于所述转运箱体、所述支撑架和所述侧门之间。

5、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门包括第一翻转门和第二翻转门,沿所述转运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翻转门和所述第二翻转门对应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运箱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转运箱体的外壁对应所述第二翻转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位所述第二翻转门,使所述第二翻转门能够承载所述消防机器人。

6、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防机器人转运箱还包括上层梯架和下层梯架,在所述上下车模式时,所述上层梯架与所述上层容纳区对应设置并搭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下层梯架与所述下层容纳区对应设置并搭设于所述转运门;在所述存储运输模式时,所述上层梯架和所述下层梯架被配置为容置于所述转运箱体内壁和所述支撑架之间;和/或,所述支撑架对应所述上层容纳区和所述下层容纳区中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开口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用于所述消防机器人的导向。

7、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和所述转运箱体沿所述转运箱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端部容纳区,所述端部容纳区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消防机器人。

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运门包括端部踏板、端门,端部踏板与所述端部容纳区对应设置,所述端部踏板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转运箱体沿所述转运箱体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另一端能够与地面相接触;端门转动设置于所述转运箱体沿所述转运箱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端部容纳区设置于所述转运箱体、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端门之间。

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消防机器人转运箱还包括翻转踏板,所述翻转踏板位于所述转运门沿所述转运箱体高度方向的下方,所述翻转踏板包括盖板、阶梯,阶梯设置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转运箱体的一侧;其中,所述盖板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转运箱体转动,使所述阶梯选择性隐藏于所述转运箱体内。

10、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踏板还包括固定件、复位件和缓冲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消防车底盘,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盖板;复位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盖板之间;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转运箱体的一侧。

11、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消防车,包括消防车底盘和上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所述消防机器人转运箱设置于所述消防车底盘,所述消防机器人转运箱用于转运消防机器人。

12、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当转运门封堵于转运箱体的开口时,开口关闭,消防机器人容置于转运箱体内,此时消防机器人处于存储运输模式,消防机器人可与充电维护设备相连接,用于消防机器人的充电和维护;当转运门没有封堵于转运箱体的开口时,开口开启,消防机器人可通过开口运动至转运箱体之外或通过开口运动至转运箱体内,此时消防机器人处于上下车模式,便于及时抵达事故现场。

14、采用这种设置,消防机器人的充电维护位置为可移动位置,消防机器人无需花费较长时间就能抵达充电维护设备,充电和维护过程方便,该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在满足消防机器人日常存储、充电和维护的同时,还可在遇到险情时迅速抵达救援点,出警速度快,提高救援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消防底盘可以承载消防机器人转运箱,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可承载和容纳消防机器人,当遇到险情时,在消防底盘的驱动作用下,消防机器人可迅速到达指定作业地点并展开作业,弥补消防机器人远距离行走缓慢的缺陷,提高救援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且可实现消防机器人在危险区作业时无人化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机器人转运箱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门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包括第一翻转门和第二翻转门,沿所述转运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翻转门和所述第二翻转门对应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运箱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转运箱体的外壁对应所述第二翻转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位所述第二翻转门,使所述第二翻转门能够承载所述消防机器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机器人转运箱还包括上层梯架和下层梯架,在所述上下车模式时,所述上层梯架与所述上层容纳区对应设置并搭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下层梯架与所述下层容纳区对应设置并搭设于所述转运门或转运箱体的底壁;在所述存储运输模式时,所述上层梯架和所述下层梯架被配置为容置于所述转运箱体内壁和所述支撑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转运箱体沿所述转运箱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端部容纳区,所述端部容纳区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消防机器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门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该消防机器人转运箱还包括翻转踏板,所述翻转踏板位于所述转运门沿所述转运箱体高度方向的下方,所述翻转踏板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踏板还包括:

10.一种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车底盘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所述消防机器人转运箱设置于所述消防车底盘,所述消防机器人转运箱用于转运消防机器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机器人转运箱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门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包括第一翻转门和第二翻转门,沿所述转运箱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翻转门和所述第二翻转门对应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运箱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转运箱体的外壁对应所述第二翻转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限位所述第二翻转门,使所述第二翻转门能够承载所述消防机器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机器人转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机器人转运箱还包括上层梯架和下层梯架,在所述上下车模式时,所述上层梯架与所述上层容纳区对应设置并搭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下层梯架与所述下层容纳区对应设置并搭设于所述转运门或转运箱体的底壁;在所述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响李国军刘睿康洵铭邢礁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捷通消防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